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诗歌鉴赏入门12.pptVIP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歌鉴赏入门 分析角度 任何一种文学样式都是由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组成的,诗歌也不例外,我们如果能牢牢抓住内容和形式这两个方面深入探讨,诗歌方面的问题就能讲清讲透。 内容层面 一、形象·意象·意境; 二、流派(题材); 三、思想感情。 【形象·意象·意境】 形象包括景物形象和人物形象。 意象是指单一的突出的包含感情的形象。 意境是指几个包含感情的形象组合而成的情境。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诗歌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 几个形象组合在一起就是意境,诸如“枯藤”等某一单一的形象,那就是意象。 人物形象的分析则往往由整体界定和具体分析两步组成。 意象分析 下面是王冕的一首诗,阅读后回答问题。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小诗中塑造的主要意象是什么?突出了它哪些主要特征? 梅。 ①耐寒、坚韧。首句中“冰雪”可见梅的生长环境极其恶劣,衬托出梅的耐寒品格和坚韧风骨; ②自甘寂寞,高洁脱俗。首句中“林中”及第二句可见梅自甘寂寞,不同流俗,性情高洁; ③报春。三四句写梅的报春,梅是有奉献精神,公而无私的。 人以梅自况,表现了自己自甘寂寞、不慕荣华、高洁脱俗的志趣及公而无私的精神,反映了封建时代知识分子儒道一体的思想体系以及出世和入世的生活艺术。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赏析诗中“月亮”这一意象的作用。200字左右。 月夜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注:①鄜州:现陕西省富县。②云鬟:妇女的鬟发。③清辉:指月光。④虚幌:薄而透明的帷帐。⑤双照:月光照着诗人和妻子。 在中国民俗和古典诗歌中,月亮是团圆的象征。杜诗《月夜》描绘的是一幅月圆人不圆的画面,作者借“月亮”意象至少有三个作用: ①勾起诗人对妻儿的思念之情; ②颈联的月下妻子描写,渲染了妻子思念丈夫的凄楚的氛围,增强了感染力; ③表达出明月千里寄相思的主题,给读者创出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收到了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艺术效果。 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 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 独向斜阳叹白头。 这是一首题画咏物诗,诗人笔下的白鹭是一个怎样的意象? 答案: 孤独、寂寞,追求清高而无人理解的悲剧形象。 简析下列这首诗意境: 溪涨清风拂面,月落繁星满天。数只船横浦口,一声笛起山前。 首句“溪涨”暗示此诗所写为夏夜情景,着一“拂”字写风之轻柔,给人以闲适恬静之感; 次句写月落而繁星满天,描绘出晴朗的夏夜氛围,给人以舒适之感; 第三句写船“横”,最具诗情画意,状幽静、闲适, 末句以“一声笛起”来得娴静,写出夏夜的清幽自然。 全诗则描绘出一个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美好意境。 【流派(题材)】 按照诗歌的题材,有以下几种类型: 山水诗:清新优美 田园诗:恬淡宁谧 咏史诗:雄浑壮阔 送别诗:依依不舍 边塞诗:悲凉慷慨 讽喻诗:沉郁激愤 羁旅行役诗:深沉凄凉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qi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根据诗歌内容流派判断这是什么诗?解释第一句中的“海”字。具体分析本诗“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及妙处。 (1)这是一首唐诗中的边塞诗。因为唐代边境战事频繁,许多男子被征去戍边,故唐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边塞诗。 2)“海”指沙漠,与岑参诗句“瀚海阑干百丈冰”中的“海”意思一致 。 3)这首边塞诗运用了“寓情于景”的表现手法,抒写了戍边将士的思乡之情。首句勾画了一支远征军队活动的广阔背景:雪后的天山,刺骨的寒风,浩瀚的沙漠。景物雄阔的苍凉,有力烘托出了行军的环境气氛。第二句以一曲《行路难》及一个“遍”,丰富了首句的内涵。而笛声的哀怨与环境的荒凉,更能撩起征人的惆怅和愁思。三、四句承接第二句,由笛声引出了“回首月中”的典型动作。士兵们在月光中望什么?也许是遥望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也许是望着笛声传来的方向,也许他们相对而视,热泪夺眶而出……全诗是一个壮阔而又悲凉的行军场景,诗中将景色、动作、声音、感情四者融合在一起,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思想感情】 感情是诗的生命,诗歌是以抒发真实的、带有普遍性的情感为主要特征的;诗人描写人、事、物、景时,都注入了他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注入了他的思想主张。同时,诗还是叙述生活的艺术,是人生哲理的艺术反映,一般在浓郁 的感情中有理想信仰、人世经验、社会风云、生活智慧的闪光。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般不是平白直露,而是往往依附于诗歌所写景物与人事,所以我们在分析时,不仅要注意诗中所写的景物特征和人事性质,把握情由景出,情由事生等普遍性规律,还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