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生虫感染性疾病2医.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2医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寄生虫感染性疾病; 肝 吸 虫 病 (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 概 述; 病 原 学;;;;;;;; 肝吸虫的生活史 ;华支睾吸虫成虫主要寄生在人、犬、猫、猪等哺乳动物的肝胆管内,成虫排出的虫卵经胆汁入小肠后随粪便排出体外。虫卵入水后被第一中间宿主淡水螺吞食,在螺体内发育为逸出,尾蚴在水中遇到第二中间宿主淡水鱼,钻入鱼体内发育成囊蚴。人们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活囊蚴的鱼、虾而感染。囊蚴经口入人体的十二指肠后,移行至胆管而发育为成虫; 流 行 病 学; 发 病 机 制 ;.肝 肉眼观,肝轻度肿大,尤以左叶为著,严重时在左叶被膜下即可见到因成虫机械阻塞而扩张的胆管分支,可能因左叶胆管较平直,易被童虫侵入之故。切面见肝内大、中胆管呈不同程度扩张和管壁增厚,胆管的直径可达3~6mm,壁可厚达0.5~3mm ;肝内胆管扩和,胆管上皮细胞呈不同程度增生,严重者上皮向管腔内呈乳头状增生,并可在粘膜下见多量的增生腺体,形成腺瘤样结构 ;; 病 理 解 剖; 临 床 表 现; 并 发 症; 实 验 室 检 查; 诊 断; 鉴 别 诊 断; 预 后; 治 疗; 预 防;;疟疾的现状;概述 疟原虫经按蚊叮咬传播的寄生虫病。疟原虫经血流侵入肝细胞内寄生、繁殖,成熟后又侵入红细胞内繁殖,引起红细胞成批破裂而发病。临床特点是间歇性发作的寒战、高热,继而以大汗而缓解。 ;病原学 疟原虫有四种 1、间日疟原虫 2、卵形疟原虫 3、三日疟原虫 4、恶性疟原虫;疟原虫的生活史 (一)疟原虫在人体内发育阶段: (无性生殖阶段) 1、肝细胞内的发育阶段 2、红细胞内的发育阶段 3、配子体形成 (二)疟原虫在蚊体内发育阶段: (有性生殖阶段);;;流行病学 (一)传染原:病人和带虫者 (二)传播途径:蚊虫叮咬。  (中华、微??、雷氏、大劣按蚊) (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有一定免疫力,但产生慢、时间不长。 (四)流行特点:热带及亚热带常见。 ;;; 发病机理及病理解剖 *红细胞破裂释放裂殖子、疟色素和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后,出现寒战、发热、大汗。 *疟原虫在体内引起强烈的吞噬反应,全身单核-巨噬细胞显著增生,肝脾肿大,骨髓增生,周围血单核细胞,球蛋白增高。 *肝脾脑细胞水肿、充血、变性、坏死,大量疟色素沉着。 ;临 床 表 现;间日疟;;;;;;恶性疟 ;;凶险发作;;;;; 复发或远期发作 间日疟、卵形疟距初发病半年以后,肝细胞内疟原虫再次侵入红细胞内引起发作。三日疟、恶性疟无复发。 近期复发: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引起的复发。;其他疟疾 1、输血疟疾:潜伏期7-10天,长达1月,只有红细胞内期,治疗后一般无复发。 2、婴幼儿疟疾:发热不规则,持续、驰张,临床有呕吐、腹泻、感染性休克、惊厥、脾肿大、贫血、病死率高。;实验室检查 (一)血象: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白细胞正常和减少。但单核细胞可增高。 ;(二)疟原虫检测: 1、血涂片 (薄血涂片、厚血涂片) 2、骨髓穿刺涂片:阳性率高。;; 红细胞内小滋养体;红细胞内小、大滋养体;裂殖子;红细胞内裂殖体 ; 红细胞外的裂殖子;  三日疟血象(集中视野);间日疟血象;恶性疟骨髓象(集中视野);(三)血清学检查 抗疟抗体在感染后2-3周出现,4-8周达高峰,以后下降,可做流行病学调查。阳性率90%。方法:免疫荧光、间接血凝法、ELISA。; 并 发 症-1 1、黑尿热:急性血管内溶血,表现寒战、高热、腰痛、酱油色尿(血红蛋白尿)、贫血、黄疸、严重者可有急性肾衰。病因 *病人缺乏G-6-PD。 *过敏反应。 *抗疟药:奎宁、伯氨喹啉。 *疟原虫释放毒素。; 并 发 症-2 2、疟疾性肾炎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