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度两年经历 :从学生到程序员
摘要: 还未毕业就在百度实习了 ,两年多的磨练 ,有被磨平的 角 ,也有精彩的收获 ;谨以此文献
给在百度并肩奋战两年多的兄弟姐妹们。忘不了离职日那场特殊的告别午餐 ;忘不了这两年和你们
的讨论、争论 ;忘不了脑海中你们的一 …
还未毕业就在百度实习了 ,两年多的磨练 ,有被磨平的 角 ,也有精彩的收获 ;谨以此文献给在百
度并肩奋战两年多的兄弟姐妹们。忘不了离职日那场特殊的告别午餐 ;忘不了这两年和你们的讨论
、争论 ;忘不了脑海中你们的一个个优秀的细节。真想说无论“嫁”到何方 ,你们都是我的娘家人 ,
我在天猫玩得蛮开心 ,请不要牵挂 !
3月底 ,离职前的闲暇跑了趟蜀地 ,去九寨的山道上触景生情 (照片扔在我的微博相册中@徐凯-鬼
道 ),整理出这么一篇 ,多是从细节总结出来的心得 ,不喜勿喷可轻拍 ,各种原因拖到今天才发
上来。
大巴行驶在通往九寨的环山道上 ,望着奇险的山景 ,睡意全无……
团队
随着时间的推移 ,对于团队的理解在不断改变和加深。团队中一些有趣的现象 ,比如 :
误解往往来自于缺乏沟通 ;原来的团队中角色众多 ,因为不了解其他角色的工作而发生的不愉快
经历是难免的 ,发生了就要沟通 ,大家坐下来聊聊天化解误会就好了 ;这种事情我经历过两次 ,大
家平心静气地谈过后彼此更加信任 ,完全不会因为误会而交恶。
团队间的合作分工是有讲究的 ,互相补充、制衡、各尽其责 ;在遇到紧急问题时也能表现出一贯
的效率 ,最终推动问题的解决 ;这有点像 《寒战》中的情节。
曾问“技术和产品是什么关系” ,答曰“合作的关系” ,何尝是与产品 ,技术与任何角色不都是合作的
关系吗 ?
合作
笔者在百度的两年经历中 ,作为团队中的客户端 (web前端+移动app )t ech leader有一年的时间 ,
需要频繁和各类角色打交道 ,为了让工作更加平滑地开展 ,需要了解每一种角色关注的焦点 ,与他
们密切地合作。在一个产品的生命周期中 ,依次会接触到这些角色 :产品、设计师、前/后端、测试
,之间还穿插着和老板以及其他t ech leader的沟通。
产品
需求的发起人。这群人能说会道 ,砍他们的需求就和要他们的命一样 ;一般情况下“砍”不如“拆” ,需
求可以分期做 ,通常双方都能接受 ;特殊的情况需要说明下 ,漂亮mm带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死死盯
着你的时候 ,你的思路一定要保持清晰
设计师
需求像水一样流到设计师这里。设计师一般分为交互和视觉 ;交互根据产品方需求提供交互稿原型
,视觉在交互稿基础上丰富页面元素、配色、细节调整等 ;和设计师尤其是视觉要处理好退化的
问题 ,真不是所有的设计师都能够理解“渐进增强 ,平稳退化”的概念 ,这个需要沟通 ;之前在圆角
问题上遇到过阻力 ,通过和视觉的沟通 ,视觉最终还是接受了前端的退化处理 (bo rder-radius )
建议。
前/后端
之前 ,前端无论与业务端后端还是服务器后端的合作都是很顺畅的 ;前后端之间应该尽量解耦 ,只
通过规范接口通信是最理想的状态 ;以java环境的业务端为例 ,jsp和f reemarker (f m )二选一 ,应
该选f m ,因为f m是模板语言 ,尽管仍包含逻辑控制 ,但在前后端解耦上优于jsp ;再进一步 ,f m和
整站ajax通信 (js渲染页面 )相比 ,显然选ajax ,因为这样前后端的耦合又更小了。
业务系统中是否选择ajax需要根据业务类型来考虑 ,引用 R框架中的一段描述 :
整站式Ajax应用不利于搜索引擎抓取。故 R框架不适用于内容提供的W B站点。
测试
见到过技术和测试掐架的场景 ,实际工作中这两块人的合作远多于分歧 ;而且必要的掐架是对项目
负责的表现 ,大家吵完架还是可以坐一桌吃饭的。有一点应该注意 ,不要等到项目快结束了想到让
测试介入 ,这样测试很被动 ,对整个项目的进度也可能带来风险 ;应该尽可能拆分手头的需求 ,安
排开发计划 ,让测试能尽早介入 ,技术和测试能够交替完成各自任务是最理想的。
选择团队
新团队机会多 ,但是可能会缺乏足够的指导
新团队往往没确立在公司的地位 ,对个人晋升有可能造成影响
老团队高手云集 ,如果没有好的新人成长计划 ,要想杀出重围也不容易
总体来说建议在老团队学习 ,打下基础 ,寻找合适的机会去新团队闯一片天地
这些观点仍然很泛 ,请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带新人
带新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