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村民对村民选举认知与调查分析——以贵州省台江县向阳村为例.docxVIP

民族地区村民对村民选举认知与调查分析——以贵州省台江县向阳村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族地区村民对村民选举认知与调查分析——以贵州省台江县向阳村为例

民族地区村民对村民选举认知与调查分析——以贵州省台江县向阳村为例  【论文关键词】 村民自治 民主选举 村务公开  【论文摘要】村民自治实行以来, 给我国农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增强了农民的民主意识, 为推动整个国家的民主进程做出了贡献。村民自治在贵州已经实行过六届了,但是到第七届选举新一届村委会成员的时候,村民对村委会的认知度还不够,出现了一些认知偏差,尽管选举前党和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动员,然而仍然有一部分村民对于选举的意义不理解,对于选举活动比较冷漠。选举后的村民自治状况不是十分令人乐观,这给笔者留下了一系列值得思考的问题。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village self-government to the lives of Chinas rural areas has injected new vitality, and enhance democratic awareness among the farmers, to promote the country as a whole has contributed to the democratic process. The autonomy of villagers in Guizhou Province has introduced the sixth, but to the seventh session to elect the new members of the village, the villagers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not enough awareness, a number of cognitive bias, despite the pre-election party and relevant government departments to mobilize a great deal of publicity, but there are still a part of the villagers for not understanding the meaning of the election, election-related activities for the comparative indifference. Degree of autonomy after the election of the villagers are not very optimistic about the situation, which I left behind a series of food for thought.   【Key Words】Village autonomy; democratic elections; village affairs  序  村民自治,简而言之就是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它发端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发展于80年代,普遍推行于九十年代,伴随着人民公社体制的解体而迅速普及,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和农村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村民自治的主体是全体农村居民,而不是局限于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成员;自治的区域是村,即与农村居民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社区;自治的内容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即村务;自治的目的是使广大农村居民在本村范围内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处理好与村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事务,保证国家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1)    1982年新修订的宪法第111条规定:“城市和农村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居民委员会或者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第一次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村(居)民委员会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依照宪法,1987年11月24日,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3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国家法律的形式确立了村民自治的原则,并对相应的组织形式做出了具体的规定。(2) 贵州省村民委员会选举办法在1995年8月1日贵州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从1995年起,村委会选举至今已经第七届。第七届选举在2008年展开,同年12 月结束。2009年二至三月间,笔者以边缘人的角色走访了自己生长的山村——向阳村,向阳村地处台江县,台江县位于贵州省黔东南中部,苗领主峰雷公山北麓,清水江中游南岸,东南与剑河县交界,西南与雷山县、凯里市接壤,北邻施秉、黄平两县,史称“苗疆腹地”。距州府驻地凯里30公里,3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