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无锡史事新探.docx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纳兰性德无锡史事新探

纳兰性德无锡史事新探   [论文提要] 与江苏省无锡市近几年历史文化建设发展很快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无锡流传200多年的一个错误记载,至今还未得到纠正。这个令人遗憾的事件背景地是惠山忍草庵,在锡惠公园内, 是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目前为内部用房,不对外开放。 忍草庵的历史相当悠久,在清代是江南文人雅集之地。名词人纳兰性德扈从康熙南巡到无锡时,尽管逗留时间很短,还是到那里流连一番,因为他的好友顾贞观曾在忍草庵与陈维崧等人结过诗社,而顾、陈等人都与纳兰性德交好,可见纳兰性德确是重友情的人。 纳、顾的友情佳话,却也带出以讹传讹的纳、顾两人在忍草庵“乘月夜谈”的词坛掌故,道光、光绪时甚至还有人写出当时已去世的陈维崧与纳、顾等人一同聚会的荒唐话,这都是治史者读书不认真,或不全面所致。 目前,所谓的纳、顾两人在忍草庵“乘月夜谈”之事,在无锡仍被奉为圭臬,由无锡市地方史权威部门编纂的《无锡市志》仍记载此事,误导着人们。前不久无锡某内刊还接连有数文以学究姿态乐道津津地提及此事。这些都是很不“文化”的事。现旧话重提,期待不同意见者争鸣,但错的,还是改正了好,与其由外埠史学家来指点评说,还不如无锡人自己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无锡并不缺“文化”,缺少的是发现“文化”的眼睛。   康熙二十三年(1684),著名词家纳兰性德以一等侍卫身份扈从康熙帝南巡。这是纳兰性德唯一的一次江南之行,历来备受人们的注意,特别是他在无锡活动的史事,更是广为传述。本文所说的纳兰性德无锡史事是指他与顾贞观曾在惠山忍草庵贯华阁“乘月去梯,中夜对谈”。此事200多年来一直被视为词坛佳话,但自上世纪30年代始,已有史家对之持否定态度。如今半个多世纪过去了,这一史事仍然众说纷纭,真伪莫辨。本文拟就此发表一些看法,并就正于学术界。   流传200多年的纳兰性德与顾贞观在无锡惠山忍草庵   贯华阁“去梯夜谈”的词坛掌故,其雏形最早起于乾隆年   间无锡一文学家所作诗的注解。   广泛检读这一史事的有关资料,可以发现纳、顾两个人自己的诗文并无涉及他们在无锡惠山忍草庵贯华阁“乘月去梯,中夜对谈”的内容,他俩朋友们的著作以及同时期的无锡地方文献也无类似的记载,此事实际上是后人提出来的。据笔者检索所及,有关此事的记载虽多,但具较大影响、且具传承脉络的有以下三例,其中最早的记载可以追溯到乾隆三十八年(1773)无锡秦瀛一首诗的自注:“贯华高阁倚空潭,满坞松云冷佛龛。名士倾城等销歇,一僧闲坐夕阳庵”,诗后有注“忍草庵在惠山春申涧侧,其最高处为贯华阁,顾贞观尝招纳兰成德、陈维崧、姜宸英至宿于是。成德留一小像而去。”(1)这是史事的雏形,但尚未标定发生时间。秦氏累世为无锡望族,秦瀛本人官至兵部侍郎,且是本埠著名的文学家、方志学家,家世、声望显赫,因此,他关于纳兰性德在无锡活动的说法颇具权威性并易为人们接受。   道光十二年(1832),震泽人赵函撰《纳兰词序》,在继承了秦瀛说法的同时,还作出了自己“贡献”——注明史事发生的年份:“余尝登惠山之阴,有贯华阁者,在群松乱石间,远绝尘轨。容若扈从南来时,尝与迦陵、梁汾、荪友信宿其处。旧藏容若绘像及所书贯华阁额,近毁于火,为可惜也。因序其词,并记于此,以为异日词家掌故云。”此段话中的“扈从南来”即是指康熙二十三年纳兰性德唯一的一次江南之行。赵函此序刊于汪元治所刻《纳兰词》的卷首,流传很广,影响远胜秦瀛的诗,史事为更多的人们熟知。   光绪十三年(1887),无锡刘继增编纂刊行《忍草庵志》,更加渲染此史事。他未作全面、深入、认真的考证,就提出忍草庵即为“桑榆墅”,以便能和顾贞观词中的一个注解印证,进而认定纳兰性德的诗《桑榆墅与梁汾夜坐》写于无锡,然后在这基础上对史事凭空作了大胆的细节描写:“二十三年,性德扈驾南巡抵无锡,访贞观于家,偕严绳孙、陈维崧至庵中。庵右有贯华阁为最胜境,性德尝月夜同贞观登第三层,摒从去梯作竟夕谈。又尝品茗二泉。性德年甫三十,丰采甚都,贞观长性德十八岁,须鬓已苍,两人往来空山霭烟中,携手相羊,人望之,疑为师若弟,而不知忘年交也。”(2)时间、地点、人物具体,细节生动,丝丝入扣,具有很大的感染力,人们读之,仿佛亲眼目睹,往往不由自主信以为真。 至此,内容从简单的“至宿于是”演绎到格调风雅的“月夜竟夕谈”,形式从诗的注解发展到词家掌故再到史籍记载,经过百余年时间,纳兰性德无锡史事终于层累形成。这种看似有根有据的“信史”为历代的各家文章、史料竞相袭用。在无锡,1918年之忍草庵石碑《无锡县政府告示》、1925年之忍草庵贯华阁刻石《重修贯华阁记》等均述此事。这些碑刻至今在惠山忍草庵(无锡市文物保护单位)还可看到。上世纪末最新出版的、权威性的《无锡市志》也对此史事照抄不误。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