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选.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建筑史选

《中国建筑史》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计18分) 二、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三、名词解释(任选3题,共12分) 1、生 起:屋宇檐柱的角柱比当心间的两柱高2-12寸,其余檐柱也依势逐柱升高。因而宋代建筑的屋檐仅当心间为直线段,其余全由曲线组成。屋脊也因此而用生头木将脊槫的两端垫高,形成曲线,使之与檐口相呼应。其他各槫的生头77772木则使屋面形成双曲面。清代建筑无角柱升起。 卷 杀:宋代栱、梁、柱等构件端部作弧形(其轮廓由折线组成),形成柔美而有弹性的外观,称为卷杀。“卷”有圆弧之意,“杀”有砍削之意。 侧 脚:把建筑物的一圈檐柱柱脚向外抛出,柱头向内收进,其目的是借助于屋顶重量产生水平推力,增加木构架的内聚力,以防散架或倾斜。由于此法给施工带来许多麻烦,所以明代以后逐渐减弱最后废弃不用,代之以增加穿枋和改进榫卯等办法来保持木构架的稳定性。 金箱斗底槽:宋代《营造法式》中列举四种空间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内外柱高相等,但柱径略有差别。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 副阶周匝:在建筑的主体(塔身、殿身)的外围加一圈外廊,在宋代李诫编修的《营造法式》中称为“副阶周匝”。这种建筑结构形式最早在商建筑中已经出现,通常应用于比较隆重的建筑。例如:应县木塔 6、黄肠题凑:汉代帝王墓用短方木(方约30cm,长约90cm)叠成椁墙,墙内置棺椁,短方木端部均指向棺椁。此法耗费木材数量巨大,东汉以后已不再使用。 7、《营造法式》: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建筑学著作,北宋李诫编修。本书内容除行政管理上“关防工科”的要求外,侧重于建筑设计,施工规范,并有图样,是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学,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典籍。其中提出的“以材为祖”的材份制,这是建筑体系达到成熟阶段的标志。 羡 道:商周陵墓,地下以木椁室为主,其东、南、西、北四向有斜坡由地面通至椁室,称“羡道”。 方 上:(秦汉)以人工夯土建成的上大下小的方锥体形成的陵体为方上。 兆域图:河北省平山县三汲公社中山国古墓中发掘出的一块铜板地图,长约94cm,宽约48cm,厚约1cm,为战国中山王王陵陵园规划图。它是目前见到的最早一块建筑设计图。是迄今为止世界现存最早的建设设计平面图。 推 山:是庑殿顶建筑处理屋顶的一种特殊手法。(加大庑殿顶正脊长度的做法),由于立面上的需要将正脊两端推出,从而四条垂脊由45度直线变为柔和的曲线。 收 山:是歇山屋顶两侧山花自山面檐柱中线向内收进的做法。其目的是为使屋顶不过于庞大。 嫩戗发戗:子角梁将屋角翘起,此做法可使屋角翘起的高,多用于攒尖顶亭子等。 14、水戗发戗:子角梁不翘起,仅靠屋角上的脊翘起。(戗指戗脊,嫩戗指角梁,发戗指起翘。) 四、默图题(任选3题,共15分) 1、高颐墓石阙西阙平面及立面。 2、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平立面图。 3、北京三进院四合院平面图。 4、中国古代四种正式建筑屋顶式样。 5、北京妙应寺白塔立面、平面 6、河北蓟县独乐寺山门、观音阁平面 7、宋《营造法式》四铺作斗拱 8、清式举架图 9、北京天坛总平面 10、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平面和立面) 五、简答题(任选4题,共20分) 1、简述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1.取材方便 2.适应性强 中国古典木构建筑属框架结构体系,承重结构与维护结构分离且适应于南北方的不同气候条件 3.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施工速度快 5.便于修缮、搬迁。 不足:首先,木材越来越稀少:其次,木构架建筑易遭火灾;再次,无论是抬梁式还是穿斗式结构,都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木材的消耗量也很大,从而限制了它继续发展的前景。 2、比较抬梁式木构架和穿斗式木构架的特点。 我国木构架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 穿斗式的特点是:用穿枋把柱子串联起来,形成一榀榀的房架;檩条直接搁置在柱头上;在沿檩条方向,再用斗枋把柱子串联起来。由此形成一个整体框架。这种木结构广泛用于江西、湖南、四川等南方地区。 抬梁式木构架的特点是:柱上搁置梁头,梁头上搁置檩条,梁上再用矮柱支起较短的梁,如此层而上,梁的总数可达3到5根。当柱上采用斗栱时,则梁头搁置于斗栱上。这种木构架多用于北方地区及宫殿、庙宇等规模较大的建筑物。 相比之下,穿斗式木构架用料少,整体性强,但柱子排列密,只有当室内空间尺寸不大时才能使用;而抬梁式木构架可采用跨度较大的梁,以减少柱子的数量,取得室内较大的空间,所以适用于宫殿、庙宇等建筑。 3、我国古代庭院式组群的布局特点是什么?庭院的围合方式有那三种? 我国古代建筑以群体组合见长。宫殿、陵墓、坛庙、衙署、邸宅、佛寺、道观等都是众多单体建筑组合起来的建筑群。其中特别擅长于运用院落的组合手法来达到各类建筑的不同使用要求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