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国剧艺术大观——戏曲文学的基础特点1
元杂剧改编版《望江亭·大堂》(京剧电影·张君秋饰演谭记儿李四广饰演杨衙内) 元杂剧改编版《墙头马上·请媳》(昆剧·华文漪饰演李倩君)【混江龙】怎当得老尚书玉步亲劳?闻言令人笑,教人恼,怎忘了游丝系银瓶,坠井难捞。那满纸上写画着,火辣辣的圣贤大道,你胸中蕴藏着恶狠狠的秽根苗。罢罢罢,老尚书免开尊口,纵然你舌敝唇焦,也枉费心劳! 元杂剧·直面人心 底层 无助 艰辛 顽强 一人主唱,一唱三叹,一泻千里,一览无余 心声 控诉 张扬 誓言 个性十足,情感恣肆 元杂剧改编版《窦娥冤·法场》(昆剧·蔡瑶铣饰演窦娥) 元杂剧·个人英雄主义 慷慨 责任 勇气 机智 北曲 激越雄浑 多散板 凄凉 苍劲 孤独 悲壮 胸怀波澜 细数心境别样情 元杂剧改编版《单刀会·望水》(昆剧·侯少奎饰演关云长) 本讲结束语—— ??????? “戏曲是走近中国文化最形象的所在” 谢谢。 2011年2月28日18:00——19:30 中国人民大学 主教学楼3105室 * * 国剧艺术大观——戏曲文学特徵概览(一) 王若皓 愉快的欣赏之旅 秦-隋-汉-唐-宋-金-元 戏曲文学必须与舞台结合、与观众结合 戏曲剧本文学特徵 写意——传神 意态、意念、意象、意境 戏曲剧本文学观念 远古、上古 戏礼观 秦汉 戏谑观 唐代 戏弄观 两宋 北玩、南做观 宋金元至明清 戏教观 戏曲剧本文学三大理论 曲学 词学 剧学 由秦——隋 优 角抵 角抵 踏摇(谣)娘《谈容娘》 《踏谣娘》载于唐·崔令钦的《教坊记》,内容是:北齐有人姓苏,自号为郎中,嗜饮酿酒,每醉辄殴其妻。妻衔悲,诉于邻里。 时人弄之;丈夫著妇人衣,徐行入场;行歌,每一叠,旁人齐声和之云:“踏谣”;以其且步且歌,故谓之“踏谣”;以其称冤,故言苦。及其夫至, 则作殴斗之状,以笑乐。 这说明,因妇人且歌(诉)且舞(踏),故称为“踏谣娘”。 东海黄公 西汉角抵戏。《西京杂记》记载:东海人黄公,年轻时练过法术,能够抵御和制伏蛇、虎。他经常佩带赤金刀,用红绸束发,作起法来,能兴云雾,本领很大。到了老年,气力衰疲,加上饮酒过度,法术失灵。秦朝末年,东海出现白虎,黄公仍想拿赤金刀去镇服它,可是法术不起作用,反被白虎咬死了。 关中一带的民众根据这个故事编成节目来表演;后来汉朝皇帝把它采入宫廷,作为角抵戏的一个节目。东汉张衡的《西京赋》描写它演出时的情况是:“东海黄公,赤刀粤祝,冀白虎,卒不能救,挟邪作蛊,于是不售。” 参军戏 参军戏是中国古代戏曲形式。由优伶演变而成。五胡十六国后赵石勒时,一个参军官员贪污,就令优人穿上官服,扮作参军,让别的优伶从旁戏弄,参军戏由此得名。内容以滑稽调笑为主。一般是两个角色,被戏弄者名参军,戏弄者叫苍鹘。至晚唐,参军戏发展为多人演出,戏剧情节也比较复杂,除男脚色外,还有女脚色出场。参军戏对宋金杂剧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 参军戏的演法是一个戴着幞头、穿着绿衣服,叫做“参军”; 另外一个梳着“苍鹘”。参军后来叫做副净,苍鹘后来叫做 副末,鹘能击禽鸟,末可以打副,参军戏表情净--这种表 演法,就是对口相声时一个逗哏的一个捧哏的。捧哏的也常 拿扇子打逗哏的......参军戏的对话法,也很像现在的相声。 赵景深《中国古典喜剧传统概述》:“参军”两个字念快了 说是“净”字。演员演这类戏,总有参军和苍鹘两个角色。 苍鹘的“鹘”字与“末”字同一韵母。一净一末,正如今天 相声里的”逗哏的”和”捧哏的”。 吴晓铃 《略谈相声的创作问题》:由古代“参军戏”发展、 衍变出来的相声,是中国讽刺文学的一种,它是具有优良传 统、悠久历史的喜剧风格的民族艺术形式。 参军戏 宋代杂剧 宋杂剧,宋代各种歌舞、杂戏的统称。也是中国戏曲的最早形式。金元时称为院本。 北宋时盛行于东京,南宋时临安也很流行。演出时一般由四个角色组成,有的增添一人。北宋的杂剧分为“艳段”和“正杂剧”两个部分。“艳段”是在正剧上演前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熟事。“正杂剧”又分为两段,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是杂剧的主体。到了南宋,杂剧变为三个部分,即“艳段”“正杂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