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而在低液体比例的样品中,边界滑移只发生在局部共轭剪切带中,活动时间短暂。由于颗粒边界相互滑移,剪切带中具有稳定液体比例(3c-e)。由于朝向剪切面方向的旋转,剪切带不再活动。不再活动的剪切带被周围基质中的熔体或样品边界熔体调整而压实。两个剪切带之间的颗粒焊接在一起是这种变形的另一个重要特征(3d, e和4) 当液体比例低于3-4%的时候,变形机制和显微构造有一个突然的转变(3f, g)。由于所有的颗粒相互连接呈单一的格架,不发生颗粒边界滑移。在此阶段颗粒的变形完全受内部晶体塑性变形控制,可能是位错蠕变。颗粒发育波状消光,新形成的亚颗粒边界平行于最大压扁轴平行(图5)。进一步旋转重结晶导致具有高角度边界的新颗粒形成(5d)。 在这个阶段颗粒边界不活动,可能因为颗粒相互挤压,使得看不见的流体团块保留在颗粒之间。由于颗粒开始蚕蚀其它颗粒边界,造成不规则边界和似变形虫状的形态的不稳定显微构造(3g)。平均粒度快速增加(3h)。 Fig. 4.熔体含量大于10%时,颗粒边界焊接和滑移相互影响。 在中部颗粒被上部颗粒剪切切去(a),新形成焊接颗粒边界(b)。 图5 在低应变速率条件下实验变形显示单个颗粒演化(液体为2-3%) 平直的亚颗粒边界(a)逐渐朝向新的弯曲亚颗粒边界迁移(b)。第二个亚颗粒边界形成(c),颗粒最终分解为三个部分。 图6 低应变速率颗粒边界迁移阶段 (a) 和 (b) 迁移运动的颗粒边界被小的液体泡固定。(c)最终边界分离液体包裹体(箭头),留下一个圆形的液体包裹体。总体液体比例为1%。 第四章显微构造变形机制 复习思考题 1、显微破裂和碎裂流动的特征; 2、平移滑动、双晶滑移和扭折的特征; 3、位错蠕变特征; 4、动态重结晶作用类型及其特征?动态重结晶与静态重结晶区别? 5、扩散蠕变类型及其特征? 6、粒间滑移及其形成条件?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三、位错蠕变 位错蠕变也称为Weertman蠕变:晶体内塑性变形时应变硬化和恢复作用达到动态平衡时变形,称之为位错蠕变。 应变硬化就是变形晶体内位错密度增大(位错缠结、交割等); 恢复是使变形晶体回复到未变形时的状态过程,也就是是晶体内位错密度降低的过程(攀移、交滑移、亚晶粒、动态重结晶)。 动态恢复时应力-应变曲线 1.微应变阶段 2.塑性应变阶段(位错密度加大、应变硬化、恢复。 3.稳态蠕变 亚晶粒、重结晶,降低位错密度,发生在高温条件下。 四、 动态重结晶作用 动态重结晶(dynamic recrystallization):是指由变形作用引起的重结晶作用,使大的颗粒变为细小的新颗粒.发生的条件是温度大于0.5Tm. 特征:使大的强硬变矿物晶体变为细小无应变的新颗粒. 依据动态重结晶形成机理和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动态重结晶作用又进一步划分为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和亚晶粒旋转重结晶两种类型 a.颗粒边界迁移重结晶作用(grain boundary migration recrystallization):颗粒边界膨胀作用(bulging)和成核作用(nucleation)导致了晶体重新组织,具有高位错密度的老晶体被细小无应变新颗粒所代替,在此过程中不需要改变矿物晶体的化学成分. b.亚晶粒旋转重结晶作用(subgrain rotation recrystallization):由动态恢复作用形成的亚晶粒逐渐旋转,使相邻亚颗粒之间位向差12°,形成了大角度边界,形成了新颗粒. 五、高温扩散蠕变 1、基本概念 扩散蠕变扩散蠕变是一种通过扩散物质的转移而达到颗粒形态改变的作用,它分为高温扩散蠕变和低温扩散蠕变 。 高温扩散蠕变可以分为体积扩散蠕变或晶内扩散蠕变(Nabarro-Herring)、颗粒边界扩散蠕变(Coble),是指变形过程中由岩石或矿物中的点缺陷(空位、杂质)和质点(离子、原子)的扩散和运动引起应变的作用过程、是一种高温塑性流动的重要机制。 低温扩散蠕变,又称为压溶蠕变,也称为溶解-沉淀蠕变。 a.体积(晶内)扩散蠕变(Nabarro-Herring);在应力作用下岩石和矿物中的点缺陷和质点的扩散和运动引起应变的作用过程。 b.颗粒边界扩散蠕变(coble): 晶体边界上点缺陷和质点的扩散引起岩石和矿物变形的过程。由于边界缺陷所需要的激活能只等于晶格扩散激活能的一半,在低温范围内颗粒边界扩散占主导地位。而高温条件下两种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