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传热(应化)(化工传递过程)辨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4. 翅片管式换热器 4.7.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 优点: 传热效率高,K大 结构紧凑,操作灵活,安装检修方便 缺点: 耐温、耐压差 易渗漏,处理量小 4.7.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5. 平板式换热器 * 优点: 传热效率高,K大 结构紧凑,操作灵 活,安装检修方便 缺点: 耐温、耐压差 易渗漏,处理量小 4.7.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6. 螺旋板式换热器 * 4.7.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7. 板翅式换热器 * 8.夹套式换热器 4.7.2 间壁式换热器的类型 结构简单,主要用于反应器的加热或冷却。适于传热量不大的场合,为提高传热性能,可在容器内安装搅拌器,使器内液体作强制对流。 * 4.7.3 换热器传热过程的强化 强化传热的目的:以最小的传热设备获得最大的生产能力。 强化传热的途径: 1、加大传热面积 加大传热面积可以增大传热量,但设备投资和维费增加。可采用翅片或螺旋翅片管代替普通金属管。 2、增加平均温度差 在理论上可采取提高加热介质温度或降低冷却介质温度的办法,但受客观条件(蒸汽压强、气温、水温)和工艺条件(热敏性、冰点)的限制。提高蒸汽压强,设备造价会随之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也可采用逆流代替并流。 3、减少传热阻力(1)减少壁厚或使用热导率较高的材料;(2)防止污垢形成或经常清除污垢;(3)加大流速,提高湍动程度,减少层流内层的厚度均有利于提高对流传热系数。 *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确定换热器类型 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型管式 2. 流动通道的选择 ⑴ 不清洁易结垢的物料宜走管程——易于清洗; ⑵ 需要通过增大流速以提高给热系数的流体应选管程; ⑶ 腐蚀性流体宜走管程,以免管束和壳体同时受腐蚀; ⑷ 压力高的流体宜选管程,以防止壳体受压; ⑸ 蒸汽走壳程,冷凝液易于排出; ⑹ 被冷却的流体一般走壳程,便于散热; ⑺ 粘度大流量小流体选壳程,壳程Re100即可达到湍流。 * 通常上述原则常不能兼顾,应视具体情况抓住主要矛盾。一般先考虑流体的压强、防腐蚀及清洗等要求,然后再校核对流传热系数和流动阻力。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 一般,换热器冷、热流体两端温度由工艺条件规定。 如用水作冷却介质,进口温度可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估计,而出口温度,则需通过经济权衡作出决定。 一般设计中冷却水两端温度差可取5~10℃。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 4. 传热面积的确定 ① 根据定性温度,查取物性参数,计算热负荷。 ② 计算对数平均温差 ③ 根据经验值初选传热系数 ④ 计算传热面积A。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 5. 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 ①管子的规格和长度 ②管子总数n的确定(A= n×πdl) ③管程数m的确定 ④排列方法和管间距的确定 ⑤外壳直径的确定 ⑥折流挡板的设计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 6. 核算总传热系数 7. 核算总传热面积 设计出的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应比所需的传热面积大10~25%,否则需再设总传热系数,按以上步骤,重新核算,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4.7.4 列管式换热器的设计和选用 * 本章小结 * 本章的核心内容是总传热速率方程,各知识点联系图如下: A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速率方程 B 传热计算 C 过程强化 D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 A 三种基本传热方式的速率方程 热传导:平面壁 * 圆筒壁 * 对流传热:牛顿公式 辐射传热: * B 传热计算 * 传热的四个准数的符号和意义 准数名称 符号 准数式 含义 努赛尔特准数 Nu 表示对流传热系数的准数 雷诺准数 Re 确定流动状态的准数 普兰特准数 Pr 表示物性影响的准数 格拉斯霍夫准数 Gr 表示自然对流影响的准数 4.5.2 对流传热系数经验公式的建立 * ■无相变时强制对流 ■无相变自然对流 ●流体在圆形直管内作强制湍流 ※ 低粘度流体 * C 过程强化 增加Δtm 增加K 增加A 增加蒸汽压力 降低冷却水出口温度 逆流操作 增加流速 增加流体扰动程度 及时除垢 加翅片 串联 * D 列管式换热器设计 确定换热器类型 2. 流动通道的选择 3. 流体两端温度的确定 4. 传热面积的确定 5. 主要工艺尺寸的确定 6. 核算总传热系数 7. 核算总传热面积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