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概述选读.doc

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概述选读.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庆峡谷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技术概述 关键词:峡谷石漠化 植被恢复 植物筛选 典型模式 前 言 石漠化被学术界称为“生态癌症”,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不亚于沙漠化。石漠化带来的后果是大面积石头裸露植物无法生长耕地减少干旱缺水收入不断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江河影响水质和降低泄洪能力。我国西南地区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连片裸露岩溶,该地区的石漠化与西北地区的沙漠化、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一起,称为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三大环境灾害。贵州、广西等省在石漠化治理方面经验由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贵州、广西等省治理经验很难在重庆石漠化地区直接应用。重庆地处长江中上游,境内长江主干流长683.6km,流域面积9.49万hm2高山、中山向低山丘陵地区过渡的斜坡地带,河谷深切,地形起伏大,土质疏松,土层浅薄,植被稀少,暴雨集中,自然条件差,是全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重庆市林业局2005年石漠化监测数据显示,重庆市岩溶地区土地面积约327.22万hm2,其中石漠化土地达92.57万hm2,石漠化发生率达到岩溶土地面积的28.29%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11.23%;潜在石漠化85.80万hm2,占岩溶土地面积的26.22%占重庆市幅员面积的10.41%。石漠化危害已遍及全市37个区县,近郊华山及缙云山两大山脉也出现石漠化现象,直接侵蚀主城肺叶。为推进重庆市岩溶地区石漠化防治工作,切实改善重庆市岩溶地区生态环境,重庆市已通过国土整治、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在石漠化较严重地区采取了积极的工程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重庆市岩溶石漠化地区相关研究较为薄弱,尚未总结出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因此,治理工作还远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重庆石漠化呈现局部治理、总体加剧的加速发展趋势,已成为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面临的根本性地域环境问题之一,是影响重庆市岩溶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之一,已严重影响到重庆地区的生态安全,直接威胁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如不及时治理,后果不堪设想。已引起了市内外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石漠化地区综合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重庆石漠化治理与研究现状 (一)治理现状 通过退耕还林、天然林资源保护、水土保持等工程,石漠化较严重地区采取了积极的防治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效果。“十一五”期间百个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县震旦系仅出露于城口县高燕、巫溪县和平乡、彭水县高桥及秀山县漆园坝等地,下统为陆相沉积,上统为海相沉积,含灰岩及白云岩层。寒武系分布于市东南的黔江区和南川、綦江、南桐矿区,其次是城口、巫溪。以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为主,。奥陶系分布与寒武系相同,以灰岩或灰岩与白云质灰岩互层为主,厚420820m。 市境东北部的巫溪、巫山、奉节与东南部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一带,泥盆系、石炭系大部分为白云岩和灰岩构成,与二叠系地层共同组成单斜山的顶部,也常形成峰林、峰丛地貌。 二叠系主要出露于本市东南黔江区、涪陵区和綦江、南桐,其次出露在市东北的城口、巫溪、巫山,零星分布于沙坪坝区的中梁山、北碚皮家山和长寿的白云山,以石灰岩为主。本系地层西北部分布于各背斜低山中部,在东南部分布较广。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大冶组(T1d),前者分布在垫江—南川一线以西,其第四段为较纯灰岩,厚115m,出露相对较多,岩溶发育;后者分布在该线以东,以灰岩为主。嘉陵江组(T1j)依岩性分四段,一三段以层理发育的灰岩为主,二、四段以岩溶角砾状白云质灰岩为主。厚500700m,分布最为广泛,岩溶十分发育。三叠系中统雷口坡组(T2l)/巴东组(T2b),前者分布在城口万州南川一线以西,岩性自上而下可分三段,主要为深灰色灰岩、泥灰岩、白云岩夹角砾岩,厚97470m,合川、重庆一带二、三段大部缺失。后者分布在该线以东,为页岩、钙质岩与泥灰岩夹岩溶角砾岩,厚371014m。 侏罗系中下统自流井组(J1—2zl),上段为结晶灰岩夹泥岩,厚22~44m;下段为黑色页岩及介壳灰岩,厚12~64m。由于灰岩层较薄,岩溶不发育。 重庆石漠化区的土壤以矿子黄壤为主,约占整个石漠化区土壤可量算面积的4475%,主要分布在渝东南部和渝东北部,但是在渝东南部占有绝对优势,拥有较多的分布;其次是石灰土,约占19.76%,尤以黄色石灰土居多,主要分布在渝东北部和渝东南部,且在渝东北部的分布较东南部更为集中;再次为黄棕壤,约占15.91%,主要集中分布于渝东北部,在渝东南部也有零星分布;其它拥有的面积相对较少,而且分布较零散。由此可见,矿子黄壤、石灰土和黄棕壤是重庆市石漠化区的主要土壤类型,并且这3类土壤在渝东北部呈现出连片分布,面积相差不大,共同起着支配地位的作用;在渝东南呈现出相间分布,且黄壤的面积大于石灰土与黄棕壤,占有明显的优势。由此可以得出,渝

文档评论(0)

5029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