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解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解析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课程标准】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学习目标】 1.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2.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3.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4.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学习重难点】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课前预习案】 阅读课本62—66页,标注、明确、理解课本基础知识、重点知识,将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内容用铅笔标注并进行小组讨论。同时思考以下问题: 你能简述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历程吗?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哪些? 3、汉字和史书典籍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4、中华文化近代衰微的原因? 5、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二、完成长江作业本环节1 自主学习.基础知识(包括预习思维提升)。 三、构建本框知识结构。 【课堂探究案】 探究点一 正确认识中华文化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是一场极具震撼力的文艺演出,凸 显“中国元素”是其最大特点。画卷、文字、戏曲、丝路、礼乐等,一个个独具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以简洁的手法和明朗的色调,再现了古代灿烂文明,向世界展示了 一个更 真实的文明古国。世界看到了一个充满文化和自信的中国, ——据此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正在腾飞。 与此同时,国内却出现了这样的状况:中国青少年热 衷于过洋节、吃西餐、说洋话等风俗习惯,我们时刻能感受到身边强劲的欧美风、日韩风等。部分国人在担忧:中华文化今天怎么了?为卄么儒家文化源于中国而兴于日韩? ——据此有人认为:中华文化正在衰落。 问题:对此你是如何认为的?请支持其中一方观点,搜集 材料,作好充分的准备,进行精彩的辩论。 探究点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风筝,古名“纸鸢”,又名“鹞子”,是普及于山东各地的 一种玩具,潍坊风筝的源头可以追溯到鲁国大思想家墨翟制作的第一只“木鸢”,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兴盛民间是在明代。据《潍县志稿》载:“清明,小儿女作纸鸢、秋千之戏,纸鸢其制不一,于鹤、燕、蝶、蝉各类外,兼作种种人物,无不惟妙惟肖,善巧百出。”曾做过七年潍县县令的大诗人兼书画家郑板桥臂写过这样的诗来怀念潍县:“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扣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把潍县的风筝特点和放风筝的风俗描写得淋漓尽致。 到了近代,潍县成了国内外闻名的风筝产地和市场, 风筝漂洋过海,被带到美国、日本作艺术珍品馆藏起来。 从1984年起,潍坊市连续成功举办了国际风筝节;1988 年,潍坊市被国内外风筝界选为“世界风筝都”。潍坊风筝走向了世界,真正达到了它的鼎盛期。 问题1:潍坊风筝的历史说明了什么? 问题2:我们作为青少年能够为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些什么? 【训练案】 1.人类历史上唯一没有中断而延续至今的古老文明 是( ) A.两河流域文明B.中华文明C.印度文明 D.埃及文明 “2011年,全球新增加36所孔子学院,新建了131个 孔子课堂,学习汉语的人数以39%的速度增长”。据此回 答 2、3 题。 2.生活在2500多年前的孔子是国际公认的人类历史上最 伟大的思想家之一,他的“仁爱天人合一”思想影响至今,走出中国迈向世界。这表明() A.儒家文化曾源源不断地向外辐射和传播,主宰了西方文化 B.儒家文化是世界的核心文化 C.儒家文化符合世界文化的发展潮流 D.儒家文化是民族的,同时又是世界的 3.改革开放以来,汉语国际化进程开始全面加速并取得重 大进展,目前汉语已成为世界性的强势语言。如果让你以“汉语走向世界”为标题写一篇小论文,应当运用的观点有( ) ①汉语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②文化的力量已成为 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4.随着国家的对外开放与交流,英语在中国的普及范围越 来越大,汉字拉丁化的倾向也尤为严重。王蒙沉痛地说遗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精髓与汉字原形,我们成 了数典忘祖的新文盲。”这是因为( ) A.汉字是一种象形文字 B.汉字具有三千多年的悠久历史 C.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 历史 5.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其中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 代的意义的事件是( ) A.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B.秦的统一,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

文档评论(0)

yanmei1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