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借鉴 :为人处世之要典
(代序)
一千三百七十年前,一位 曾经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的青
年将领却在 自己人生的十字路 口踟蹰不前 :是 以兄弟情意
为重,还是 以大义为本? 这位深孚众望的年轻将领权衡再
三,终于拔剑而起,发动玄武 门之变,斩杀 了已登基的李元
吉和李建成。秦王李世 民一跃而为大唐的万岁爷,唐王朝
从此步人标 志第一次辉煌 时期 的“贞观之治 ”。公元 644
年,唐太宗李世 民总结 自己的治政经验,发表 了这样一段精
辟的见解 :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 ;以
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李世 民在位 23 年的经验可以归结为一个字:鉴。其本
义是镜子,引 申为教训或警戒。李世 民“以铜 为镜”、“以
古为镜”、“以人为镜”的根本 目的在于借鉴 :择其善者而
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 穿了, 李世 民也不是什么神,其
统治方略不过如此,毫无神秘之处。
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李世 民本人又不失为一面熠熠
生辉的镜子。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提出了一条重要 的处
·1 ·
世原则,那就是“借鉴”。政治如此,为人亦然。
浩瀚史河星光灿烂,珠海遗贝蔚为壮观,又 岂止李唐一
二可资借鉴?
时间上溯到公元 3 世纪,一本《三国演义》浓缩 了这个
时代的精华。在这个兵荒马乱的时代,强权杀伐不断,百姓
流离失所。然而, “时势造英雄”,各路豪杰竞相崛起,造就
了一大批时代楷模。诸葛亮的智慧、曹孟德的奸诈、周瑜的
狭量、鲁肃的宽厚、忠义如关羽、善谋如司马、粗 中有细的张
翼德、处变不惊的姜伯约,如此等等,其雄才伟略,远不是冲
冲杀杀所能概括的。足智多谋,尽在三 国,可以说,三 国时
代诸路精英的行为轨迹,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思维方式。
其实,人的一生就是一个“借鉴”的过程。从初坠人世
牙牙学语到蒙童时代求学觅智,乃至立于世俗经天纬地,没
有一时没有一处见不到“借鉴”的痕迹。不要以为那 些赫
然于辞书的处世经典是某些学人 贤士 的智 慧之言,实 际上
那不过是“借鉴”的结果。我们编著此套丛 书,初衷亦 即于
此。
《三国演义》是 中国古代 四大名著之一,在 中国文 学史
上 占有重要位置。与其说是 以谨严的布局、优美 的文 笔流
传于世,不如说是 因超人 的智谋、启人 的机警而家 喻户 晓,
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过五关斩六将等三国故事,在 中国几
乎妇孺 皆知。而当今社会,人们之所 以津津乐道于三国,恐
怕是 因为要从三国人物 中吸取所长, 以便更好地为人处世。
倘能在此为人们借鉴提供些微有益的启示,那将于我们是
莫大的安慰。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立世,不过半
·2 ·
个多世纪,其人迹事迹早 已成为过眼烟云。然而,其时代的
智慧却长盛不衰,而且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记起,成为处事
为人的权威 比照。
李时珍尝百草,从而 了解 了千万种植物的药性 ;公输班
过荆棘受到启发,终于发 明了锯 子;而邯郸 学步 的故事,给
人留下的仅仅是笑料而 已。同是借鉴,也许结果两异 :有人
法古治今,恰到好处 ;也有人东施效颦,弄巧成拙。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朋友,就看你的悟性如何 了!
秦浩夫
1997 年 10 月 18 日
·3 ·
道 德 品行 篇
铮铮“忠”骨照汗青
———关羽的为人与“忠”
在 中国,无论为人还是处世,刻意讲 究的是“忠诚 ”二
字。古代神话故事愚公移山,靠的就是一个“诚 ”字感动了
上帝,帮助他把太行、王屋二山背走的。
“诚 ”则真, “忠”则信 。真则可信,信则可赖 。中国人
常常把“忠诚 ”当作评 定人的上上标签, 因而处事待人 中,
也把“忠诚 ”作为首要的要求。
常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