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要内容 计算机系统组成 计算机硬件组成 冯·诺伊曼“存储程序”原理和计算机基本工作原理 微型计算机硬件组成和电脑配置常识 1、计算机的产生 计算机的产生与发展 计算机的产生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技术大事件之一。1946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 一、 计算机的发展史: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物理器件不同,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开始于1946年,结构上以CPU为中心,使用机器语言,速度慢、存储量小,主要用于数值计算。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开始于1958年,结构上以存储器为中心,使用高级语言应用范围扩大到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 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64年,结构上仍以存储器为中心,增加了多种外部设备,软件得到一定发展,计算机处理图像、文字和资料功能加强。 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开始于1971年,应用更加广泛,出现了微型计算机。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的硬件组成 冯·诺依曼结构 深入微机主机箱内部…… 主板 CPU概述 CPU的主要技术指标 : 字长、位宽、x位CPU、CPU主频、外频、CPU生产工艺 字长就是 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 现在主流是 32 和 64, 过不了几年就是 64位的天下了 时钟频率 = 主频 , 就是 CPU运行的速度 在电子技术中,脉冲信号是一个按一定电压幅度,一定时间间隔连续发出的脉冲信号。脉冲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称为周期;而将在单位时间(如1秒)内所产生的脉冲个数称为频率。 外频 就是 CPU和 芯片组 也就是 主板 沟通的速度 倍频, CPU的核心工作频率与外频之间存在着一个比值关系 外频 * 倍频 = 主频 位于主板上的CPU插槽 微机的处理器 什么是x86架构 X86就是采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复杂指令集)架构的处理器 在CISC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 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 与复杂指令集相对应的是精简指令集RISC(Reduced Instruction Set) Intel、AMD微处理器介绍 Intel: Celeron、Pentium、Itantium、Xeon、Banias、Core Duo、Core Quad、Core i7 AMD: Duron(毒龙)、Athlon(速龙)、Sempron(闪龙)、Opteron(皓龙)、Phenom(羿龙、四核) Core Duo(酷睿双核) 双核(一块芯片中具有两个运算内核) 65纳米制造工艺 集成2.9亿个晶体管 能耗降低40%,性能提高40% 在整个cpu制造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 存储器 存储器 根据数据使用的缓急,将存放数据的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它们都作为单独的部件插到主板的相应接口上。 存储器相关术语 内存储器 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 RAM) 计算机的内存容量均指RAM存储器的容量。特点是CPU 可对其进行读写,断电后RAM中信息全部消失。 容量单位:MB、GB 主流的RAM: 外存储器 硬盘(容量单位G) 内存和外存的区别 访问数据的速度 访问内存的数据需要几十ns 外存速度慢 存储容量 内存容量较小,一般以M、G为单位 外存容量较大,一般以几十、上百个G为单位 存储数据的持久性 断电后,内存中的信息会消失 外存能够长久保存信息(几年或几十年) 数据交换的方式 内存按字长进行信息的交换 外存总是成批地进行数据交换 输入设备 用于接收用户输入的原始数据和程序,并将其转变为计算机可以识别的二进制代码存放在内存中 常用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麦克风 输出设备 用于将存放在内存中由计算机处理的结果变为人们所能接受的形式 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响 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主板 CPU 存储器 总线和接口 输入、输出设备 接口 微机主要性能指标 CPU指标: CPU字长、时钟频率 运算速度: 每秒所能执行的指令条数 内存容量: 存储容量越大,能处理的数据范围就越广,运算速度也越快 计算机引导过程 加电:电源开始给主板供电 启动引导程序:CPU开始执行ROM中的命令 开机自检:对系统重要部件(显卡、RAM、键盘、硬盘、软驱)进行检查 加载操作系统:从硬盘到RAM 检查配置文件对操作系统进行定制 准备读取命令和数据 硬件维护基本知识 正确地开、关机、避免频繁的开、关机 定期清洁、除尘、注意释放静电 定期进行硬盘整理、设置硬盘关机时间、定期重装系统、减少硬关机 经常使用光驱、取出不用的光盘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