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连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项目开题报告
项 目 编 号: 2015101410743 项 目 名 称: 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项 目 级 别: 项目负责人: 马海军 项 目 类 型: 创新训练 指 导 教 师: 王立成(教授) 所在学部学院: 建设工程学部
教务处制
1.项目来源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混凝土初期养护条件,尤其是早期养护过程温度和湿度条件的控制,对混凝土的水化硬化速度、微观结构特性、强度发展和[1-2]。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与材料自身的孔隙结构及分布密切相关,是表征混凝土耐久性能的重要指标。在非饱和状态下,水作为侵蚀性介质迁移的载体,主要通过孔隙液体表面张力产生的毛细吸附侵入混凝土材料的内部,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膨胀、开裂以及钢筋的锈蚀。对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的研究,可为混凝土耐久性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但是,实验室中的操作环境和施工现场的条件相差很大,采用实验室条件测试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往往无法代表实际结构中的混凝土。因此,建立二者之间的联系对于准确把握实际工程中混凝土的质量及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2.国内外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已经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已经做了大量研究[3-12]。混凝土的毛细吸水性能理论得到不断的完善,研究方法和手段也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和创新。国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一定基础,而国内在这一方面仍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与系统的研究[3],其国内外的发展状况分别如下:
国外方面:通过采用较多的核磁共振(NMR)、伽马射线或中子射线照相技术(NR)技术实现了混凝土中水分动态迁移测试[13-17],通过材料内部的水分分布规律,认识和研究了混凝土中水分的传输机理、分布规律及预测分析方法,得到了有价值的数据和重要结论。例如:?Hall、Lockington等[4-9]建立了水分在混凝土内部传输的扩展Darcy方程,并利用试验验证水分扩散系数D(?)采用指数或幂函数形式均可得到传输方程的近似解;Hanzic和Ilic[12]通过中子成像技术建立了吸水率S(sorptivity)与毛细管系数k(capillarity)之间的关系,发现两者的比值大约在5.5?0.6范围内。
国内方面:王新友等[3]综合论述了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水分迁移机理与理论模型,以及国外在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张鹏[18,19]利用中子放射装置开展了带有单条裂缝混凝土中水分侵入的跟踪测试,并发现宏观、微观裂缝对水分传输速度有重要影响。王立成和李淑红[20-22]研究了不同荷载水平(70%、80%、90%)、不同加载方式作用下对卸载后混凝土试件开展毛细吸水试验,通过监测混凝土累积吸水量,发现外荷载引起混凝土孔隙率的改变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吸水性能。林鹏等通过对温度、湿度及养护时间的控制,研究了不同养护条件下对C20泵送
虽然国内外进行了很多关于混凝土养护条件的变化对混凝土各项相关性能(比如毛细吸水性能、孔结构的变化、强度的变化等
3.项目主要研究内容
1)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毛细吸水性能影响规律研究
利用改进的毛细吸水试验装置,开展不同养护条件(实验室标准养护、自然状态养护、浸水养护)下、不同温度条件下(实验室标准温度养护、自然状态下养护)试件不同位置处(表层、中部、底部)的毛细吸水试验,分析不同条件下吸水率的变化规律,揭示养护条件对混凝土中水分传输速度的作用机理和水分含量分布规律。
(2)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强度和孔隙率指标的影响规律研究
利用不同养护条件下混凝土试件,分别开展混凝土强度(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孔隙率指标的测试,分析并揭示养护条件对两种指标的影响程度,建立施工现场(自然、浸水状态)和实验室条件(标准养护)下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关系。通过对试件强度和孔隙率指标的测试,建立两者与吸水率的关系,并结合混凝土毛细吸水理论,揭示不同养护条件对混凝土毛细吸水的影响规律和作用机理。
混凝土的养护条件,影响着混凝土的水化硬化速度、微观结构特性、强度发展,利用抗压强度和孔隙率指标来表征,利用毛细吸水测试,建立两者与吸水率的关系,根据试验数据结果,分析养护条件对混凝土质量和强度的影响规律,建立不同养护条件下施工现场混凝土性质和实验室条件下混凝土性能的关系,为实际工程中混凝土性能方面理论的发展提供有利依据。
4.已完成的前期研究及成果
(1)改进的毛细吸水试验装置,测量不同养护条件、试件不同位置处的累积吸水量,实现了测试过程的连续性。
传统的测重法是将试件某一侧面与水接触,一定时间后取出,擦干接触表面,通过称量吸水前后试件的质量差,计算单位面积吸水量i,得到累积吸水量曲线。该方法需多次取出试件,手工擦干,测重过程耗费时间,容易带来较大操作和人为误差;另一方面,无法实现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