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事故纪实(定)程序.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本次事故的管理原因 1.输气管理处在安全生产管理上存在疏漏。 一是富加输气站巡线工作存在失误,未能及时发现和清除此次事故第一爆点上方的白杨树。 二是受客观地理环境的限制,没有科学考虑富加输气站值班宿舍与工艺区的安全距离问题,设置的应急逃生通道不合理。 三是仁寿运销部没有将此次事故爆炸点周围的建筑物过多的情况列入安全隐患,没有及时上报给中石油西南油气分公司。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地方政府在富加镇的小城镇建设中,虽然执行了《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中的相关规定的最低标准(管线两侧50米范围内不得有大型建筑物,管线两侧 5米范围内不得有深根植物),但输气站周围房屋过多,对输气管线构成了事实上的安全隐患,不利于事故发生时的逃生和救援,扩大了事故的损失范围。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司副司长周彬、中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廖永远、股份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贺荣芳、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李鹭光等领导在事故现场。 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一行在事故现场。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西南油气田分公司总经理李鹭光,分公司副总经理、安全总监师春元向眉山市领导介绍事故情况。 协调会 协调会 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 股份公司副总裁 四川省副省长 杨志文 国家安监总局监管司副司长 廖永远 股份公司质量安全环保部总经理 贺荣芳 周 彬 现场勘查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四川省副省长杨志文、中油股份公司副总裁廖永远到医院看望受伤群众。 富加高中青年自愿者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仁寿运销部员工大会 输气处紧急召开抢险救灾会议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仁寿县政府抢险救灾临时指挥部 救灾金发放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制定生产恢复方案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恢复供气前,对站场设备进行逐一安全检查 抢险救援、事故善后情况 探测φ630天然气管道走向 爆炸事故共有三个爆炸点,依次从文宫方向向汪洋方向分布,形成三个爆炸点。 三、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第一爆炸点为富加至文宫靠文宫方向 长10米 宽6.3米 深3.5米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第二爆炸点(距第一爆炸坑9.4米)为第一爆炸点与富加输气站之间的爆炸坑,天然气管道爆裂最长(39.6米) 长42米 宽9米 深3米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第三爆炸点为富加至汪洋方向,靠近富加输气站(与站场工艺区相距约63米),人员伤亡主要是第三次爆炸燃烧造成。 长22.8米、宽8.4米、深2米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1、 伤亡人员大部分是被第三次爆炸后的燃烧热辐射造成体表炭化和灼伤、飞石砸伤和摔伤。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2、第一爆点处管道内壁附着有1-2厘米厚的硫化亚铁粉末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第二、第三爆炸点管道内壁见金属本色,无陈旧性附着物。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3、爆炸前的输气压力为1.07MPa,大大低于管道的设计输气压力4.0MPa,可排除因超压造成物理爆管因素。 4、站内DN700装置区于1998年经过双向清管流程改造,站内管线、设备设计安全系数取值高于站外管线,安全性较高,因此,此次事故中站内管道、设备未发生爆炸。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原因分析: 事故现场勘查分析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树干直径400毫米,高约17米,主根部径向展开直径1.8米左右) 白 杨 树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因第一次爆炸后的猛烈燃烧,使管内天然气产生相对负压,造成部分高热空气迅速回流管内与天然气混合,引发第二次爆炸。第三次爆炸机理与第二次爆炸相同。 本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1、该管道建于1975年,1976年投产,已投运30年,运行时间较长,疲劳损伤现象突出。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2、管道建设时期,受国内防腐绝缘层材料、防腐绝缘手段及当时施工工艺技术的限制,使管道不能得到有效保护,导致管道的外腐蚀。 石油沥青防腐绝缘材料,在有深根植物存在和土壤湿润等环境中使用,管道外防腐绝缘层容易被破坏。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3、管道内壁腐蚀时间较长。该管道投产以来,曾在相当长时期内 输送低含硫湿气,管线处于较强内腐蚀环境,导致管内发生腐蚀,伴有硫化亚铁粉末产生。直到1999年国家发布管输天然气气质标准后,输送的气质条件才得到改善。 本次事故的间接原因 4、当第一次爆炸发生后,在值班宿舍内的职工和家属,在逃生过程中恰遇第三次爆炸,导致多人伤亡。 爆炸后的φ720管道 爆炸后的φ720管道 爆炸后的φ720管道 站场设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