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病体担道义,赤心写春秋
病体担道义,赤心写春秋
我们磙子营乡柳林小学,地处磙子营乡西南边界,与张良镇接壤,全校学生来源于白庙、柳林、赵庄、古塘庄、西王庄、东王庄、杨庄、徐庄、孙沟九个自然村,纵横十华里左右。学生居住分散,学校位置坐落在白庙、王庄、赵庄所形成的犄形中心地点——柳林村。距南面的孙沟村较远,有3公里多。我就工作在这里。
整个学校囊括了九个自然村的学生,全校共7个教学班,学生332人,教师15人。
就在这片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相当贫穷的土地上,生活着勤劳朴素的乡亲。也就在这片土地上,为培养脱贫致富的人才,在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我和全体同志一道对这片土地,对全村群众,对全校的每个学生都产生了强烈的感情,对未来充满了无限热情、希望与信心。
现年51岁的我,从教至今已有34个春秋了。回想我的教学生涯,30多年以来,我从一个学着走,摸着干的黄毛丫头,到走上领导岗位;多年来我所在的柳林小学之所以能够扎扎实实稳步前进,教学秩序井然,学风兴盛,成绩显著,在历年来的升学考试中屡列全乡前茅,获得广大群众的信任和赞誉,深受领导的重视和褒奖,给予诸多荣誉,这完全在于各级领导的关怀与支持,在于群众的真心拥护,在于全体同志的共同奋斗。至于我个人,除了分享其中的一份荣幸感之外,我打心底深深感激领导的支持,同志们的帮助和群众的拥护,因为我只不过仅仅做了一些我应当做的分内工作。
不过,我在实践工作中,使我真真切切地体会到要搞好一个单位工作,管好一所学校,这对我来说,实在并非一件容易的事。自1995年我担任学校领导工作以来,从来不搞只说不做耍嘴皮子地所谓“领导艺术”,而是事事从自身做起,脚踏实地,突出一个“干”字,用实干的行动树立起自己在师生中的形象。因为我的想法是:“干”才是一个领导的立身之本,“干”才是一个领导应当具备的真正素质和艺术。所以我的工作方法主要是:
一、以身作则,严以律己,拼命奋斗,牺牲自我。
这些年来,特别是担任该校校长职务以后,我的想法是:一个学校的领导,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不慕名利,不计得失,公而忘私的事业心。在我的肩上,负荷着党的重托,人民群众的信心,事业的发展,学生的前途和全村群众的期望,如果玩忽职守,敷衍塞责,将成为严重失职的历史罪人。因此,我下决心非把师生带好,把学校办好不可。然而,由一般同志走上领导岗位,从前一心一意考虑的是自己所管的一个班,所教的一门课;而今要想的是整个学校的全面全局,考虑的是学校的发展与前途,教学与管理,同志们的思想与生活,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健康成长,绝不仅仅是自己的一门课,一个班了。肩上的担子一下子重了好多倍。况且,在我接任校长时,学校面临着重重困难,校舍破旧,亟待维修;所有教室,地面长期潮湿,雨天更是湿漉漉,泥乎乎,踩一脚就要出水,极不安全,校园围墙一半已经倒塌,残存的一半也是东扭西歪,险象环生。经济拮据,无力维修,十分困难。为了维护学校这个“大家”,我只好舍弃自己的“小家”。每逢雨天,我首先想到的是学校的安全,不管假日周日,黑夜白天,风雨无阻,察看学校险情,亲自组织人力挖沟排水,护理房舍。泥也罢,水也罢,浑身上下湿透,累的筋疲力尽,统统在所不惜。因为党和人民把一校重任交给了我,我要为全校师生的安全负责,学校是我的心肝,师生安全大如天啊!为了摆脱这险恶环境,摆脱这夺命的环境,我一方面组织全体师生坚持正常的教学秩序,一方面找村两委领导商量学校的维修工作,在村两委和上级的支持下,多方筹措资金,整修了校舍﹑围墙,硬化了教室地面,转危为安,这才暂时舒了一口气。直到如今,我仍坚持以校为家,从没享受过节假日,星期天的安闲。村上群众问我:“东义,不是放假了吗?你还天天往学校跑啥哩?”我丈夫半开玩笑地说:“看你吧,比总理还忙,平素不说,连节假日也不在家!”这句话我理解,我知道丈夫的心情。说实话,我不是一个好妻子,也不是孩子的好妈妈,因为我为工作竟把家舍了。在学校与家庭之间,我选择了学校!我也确实承认,我遇到了支持我工作的好丈夫,他理解我,从不拉我的后腿,家里﹑地里,里里外外,男一半,女一半,全由他一人支撑着,是他支持了我,我才能一心扑在事业上,我应当感谢他!
由于繁重的工作,长时间的积劳,我患上了相当烦人与痛苦的胃病,常常不能吃饭,不能睡觉,发作起来心烦意乱,坐卧不安,彻夜难眠。这种情况断断续续,长达数年之久。确诊之后,丈夫为我多次去南阳买药,到目前为止,病情才得到控制,有所好转。几年来,不知丈夫为我跑了多少路,取了多少药,东西南北都去,中药、西药都取,服的药至少也有两麻袋。而我,没有误过一节课,没有迟到过一次。几年来,领导支持我,群众支持我,丈夫支持我,这一切,我都得好好的感谢!而我自己,则感到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人,我没有什么超常的能耐和本事,唯一最深的体会是:“打铁须得自身硬”。领导必须以身作则,从自身做起,把事业当做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