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精神障碍—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临床表现 2、抑郁心境的适应性障碍:这是在成年人较常见的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以明显的抑郁心境为主,可见眼泪汪汪、无望感,沮丧等症状,但比重度抑郁为轻。 3、品行异常的适应性障碍:表现有对他人权利的侵犯,不履行法律责任,违反社会公德;常见的有:逃学、挥舞、乱开车、打架、饮食过量等。多见于少年。 临床表现 4、情绪和品行混合的适应性障碍:临床表现即有情绪异常,也有品行障碍的表现。有时可见这类患者,但诊断时要谨慎。 5、混合型情绪表现的适应性障碍:表现为抑郁和焦虑心境及情绪异常的综合症状,从症状的严重程度来看,比重度抑郁和焦虑症为轻。 临床表现 6、未分型的适应性障碍:这是不典型的适应性障碍;如患者表现为社会退缩而不伴有焦虑或抑郁心境;又如有躯体主诉,包括头痛、疲乏、肠胃道不适应症状。还有的突然难以进行日常工作,甚至不能学习和阅读资料。 诊断 主要看临床表现: 1、情绪和行为异常多在应激源发生后3个月内出现; 2、有明显的苦恼; 3、影响社会功能; 4、应激源消失后,症状不应持续存在超过6个月; 5、除外失恋或居丧引起的情绪异常,这属于正常的心理反应。 应该注意的是,对青少年确诊时,要多加考虑和分析。 鉴别诊断 1、急性应激障碍 主要鉴别在于临床表现和疾病过程;急性应激障碍发病迅速,症状多在数分钟到数小时之内充分发展。 2、创伤后应激障碍 表现为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并伴有错觉或幻觉。同时可有睡眠障碍,易激惹或惊跳反应等持续警觉性增高症状。 鉴别诊断 3、重度抑郁症 适应性障碍与抑郁症的鉴别在情绪上有时难以分清,需要有临床上的实验经验。抑郁 症的情绪异常较重,出现消极念头有自杀的企图和行为。 4、焦虑症 本病不仅病程长,常伴明显的植物神经系统失调症状,睡眠障碍也很突出。 鉴别诊断 5、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虽然在适应性障碍发病上不可忽视,但不是临床相的显著表现。人格障碍早在幼年时期即已明显,应激源不是人格障碍形成的主要因素。 6、躯体疾病引起的情绪障碍 如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等 治疗 一、心理治疗 发泄情绪、鼓励、支持、家庭治疗 二、药物治疗 选抗焦虑、抑郁药,低剂量、短疗程 为宜。 三、药物结合心理治疗 感应性精神障碍 概述 感应性精神障碍即感应性精神病,是一种以系统妄想为突出表现的疾病,往往发生于同一环境或家庭中长期相处密切接触的亲属或挚友中,如母女、姐妹或夫妻和师生等。 发病因素 1、关于原发者同被感应者之间关系 2、文化和环境因素 3、病前个性特征:个性内向,具有脆弱或易感素质,也可能有人格异常倾向。 4、遗传素质 某些病例提示被感应者家属成员中可有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病史,约占1/3左右。 临床表现 本病以系统妄想占优势,原发者和被感应者皆表现为同一妄想内容。妄想内容具有可能性、内容不荒谬,容易被人理解,谈吐也大多数合乎逻辑,而不象精神分裂症那样离奇;妄想内容以被害多见,如被追踪、被监视等。也可见关系妄想、物理影响或鬼神符体妄想。妄想较固定,常支配患者的行为,并伴有相应的情绪流露。 病程 原发者往往为慢性过程,被感应者病程相对较短(一般6~12个月)。当原发者症状缓解后,被感应者亦可逐渐痊愈。预后良好,不遗留人格改变或精神衰退。 诊断 1、患者病前与一例具有妄想症状的原发者长期生活,两者关系为亲属或密友,且同情体贴,极易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 2、患者生活在相对隔绝或闭塞的家庭环境中,与外界极少接触。患者对原发者表现顺从或依赖等个性特点。 3、临床症状以较系统的妄想为主,两者妄想内容基本相似,并影响到社会功能。 4、病程多为慢性,患者与原发者分开后,症状有缓解趋势。 鉴别诊断 1、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多不系统,内容荒诞离奇,且有泛化现象,思维和行为之间不协调。病程有迁延倾向,可残留人格缺损。 2、偏执性精神病:起病无何诱因,妄想虽较系统但无原发者的影响,且内容距现实较远,预后欠佳。 鉴别诊断 3、癔症集体发作:可有原发者和继发者先后起病,但原发者不占优势位置,临床症状极少有系统妄想。往往是意识障碍、痉挛发作、转化性症状等多样化表现。集体发作例数较多。病程短暂,有反复发作病程,对暗示治疗有较好效果。 4、物质滥用:在这些患者中有时可见类似感应性症状,但从物质滥用史中可作鉴别,系统妄想少见。 治疗原则 1、将被感应者与原发者隔离开来,防止相互影响,症状可自行缓解。 2、症状若在1—2周内未见好转,针对妄想内容可选用适宜的抗精神病药物,剂量不宜过大。 3、考虑到发病因素,对患者家庭成员还要进行家庭治疗;在环境方面也要适当安排,鼓励患者参加某些有益的社会活动,以消除环境隔离状态。 谢谢!再见! 心因性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