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桑树病虫害
桑树病虫害桑螟桑螟危害多在夏秋季,幼虫卷叶咀食叶肉,留叶脉和上表皮,形成灰褐色透明薄膜,排泄物污染叶片,影响桑叶品质。生活史及习性桑螟在江浙一年发生4-5代,均以老熟幼虫越冬。幼虫三龄后吐丝卷叶,蜕皮5次而老熟,在折叶内或枝干裂缝中结薄茧化蛹,蛹期8-22天。发生规律桑螟的发生与气候关系密切,同时与天敌、桑园地理位置及树形养成等有关。高温干旱不利于桑螟的发生;夏秋季偏低温多湿有利于桑螟发生,当连续低温多雨则不利于桑螟生长发育,而且容易引发白僵病等。天敌1、卵寄生蜂有广眼赤眼蜂和松毛虫赤眼蜂;2、幼虫寄生蜂幼虫体外寄生蜂有守子茧峰,分布江浙,母蜂有守子习性,产卵于寄主体外;3、蛹期寄生蜂桑螟蛹的寄生蜂以广黑点瘤姬蜂最普遍,分布广,寄主多,期产卵于预蛹内,幼虫和蛹在寄主体内完成发育,从寄主蛹内羽化后,咬孔而出。除寄生性天敌外,还有茶翅蝽、步行虫及胡蜂等捕食性天敌和白僵菌、绿僵菌等真菌寄生。防治方法1、消灭越冬幼虫,降低虫口基数①秋蚕结束后及时清除桑园余叶和落叶,集中处理;②冬季用石灰泥浆填塞树缝裂隙和蛀孔等,使越冬幼虫不能外出;③及时清除在蚕室内窗台、墙缝裂隙、天花板上等处的越冬幼虫;④对蚕沙要集中堆制沤肥。2、诱杀①灯光诱杀:于各代成虫羽化期利用黑光灯或白炽灯大面积点灯诱蛾,可明显减少次代幼虫的发生量;②束草诱杀:秋蚕结束后用稻草束枝或将稻草把放在桑拳部,诱集幼虫入内越冬,次年早春将束草集中处理;3、捏杀幼虫结合桑园管理,在桑螟发生期,若见树上有折叶、重叠叶或开天窗的叶片,随时捏杀幼虫或摘去虫叶,集中处理。4、保护天敌桑螟绒茧蜂和菲岛长距茧蜂等是桑螟幼虫期的优势天敌种群,应加以保护和利用。5、药剂防治夏伐后防治春伐桑和夏伐田块补缺春伐桑上的第一代幼虫,夏秋季重点防治第4、5代幼虫,在幼虫低龄阶段未卷叶前用药。最适宜时期是幼虫3龄期之前,幼虫主要集中在顶端嫩芽上,没有卷叶隐藏。桑尺蠖桑尺蠖越冬幼虫早春食害桑芽,常将桑芽蛀食成洞,使桑树不能正常发芽,影响春叶产量。低龄幼虫群集叶背取食叶肉组织,留下上表皮;3龄后将叶片吃成孔洞,4龄后从叶片边缘吃成缺刻。桑尺蠖微孢子虫能与家蚕互感,引发家蚕微粒子病。生活史及习性桑尺蠖在江浙1年发生4代,以第四代的3、4龄幼虫于11月中旬潜入束草、树皮裂缝或平伏枝条背风处越冬,日中气温上升,又能食害冬芽,气候寒冷时相互叠加,群集一起。幼虫老熟后,在近主干地面或桑株裂隙及折叶中吐丝结茧化蛹。发生规律桑尺蠖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桑园管理水平、蚕桑布局以及用药方法等有关。冬季出现暖冬现象或持续低温时间短,越冬幼虫存活率高,则来年发生量大;桑园管理松懈,清园和束枝、解束工作不到位,给尺蠖提供了越冬场所,其越冬基数相对偏高;桑树品种混栽,剪伐时间不完全一致,造成尺蠖在不同桑树上交替发生;农药使用方法不当,单一农药长期使用,使桑尺蠖的抗药性增强,防治效果降低。天敌桑尺蠖脊腹茧蜂,寄生性天敌,自然寄生率为2.8-23%,产卵于寄主体内;桑尺蠖绒茧蜂,其幼虫寄生于第2、3龄幼虫体内,幼虫老熟后钻出寄主;桑蟥寄蝇,成虫产卵于寄主体外,孵化后钻入寄主体内。还有桑尺蠖黑卵蜂(卵寄生),广大腿小蜂(蛹寄生)和茶翅蝽(捕食幼虫及成虫)。防治方法1、束草诱杀10月中下旬在拳部堆放少量稻草,诱集幼虫进入越冬,次年早春3月上旬前集中处理(注意寄生性天敌的保护和利用)。2、人工捕捉早春捕捉越冬幼虫,蚕期中虫口密度大时,集中劳力捕捉,夏伐阶段捕捉,夏伐阶段捕捉在树缝裂隙或地表落叶中的蛹。3、消除过渡桥梁春蚕上蔟后应及时夏伐推行春蚕用桑集中成片,尽可能做到连片统一伐条,统一治虫,消除过渡桥梁田。4、灯光诱杀利用成虫趋光性,用黑光灯或白炽灯诱杀。5、保护天敌田间操作发现被寄生的桑尺蠖幼虫,应将其保留在枝条上。6、药剂防治早春3月下旬4月上旬,越冬幼虫50%活动时为防治适期。桑白毛虫桑白毛虫别名桑夜蛾、桑剑纹夜蛾。在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和发生,桑白毛虫以幼虫食害桑叶,初孵幼虫取食下表皮及叶肉,留一层上表皮,长大后咀食叶片,仅留叶脉,为害严重时可使整株桑树不见一叶,尤以第二代危害最严重。生活史及习性桑白毛虫在江浙等地一年发生1-2代,以蛹越冬,翌年羽化最早在四月下旬,最迟在九月上旬。雌虫羽化后经1-3天后产卵,多散产于枝条上部嫩叶背面,初孵幼虫于叶背取食下表皮及叶肉,2龄后可将叶片取食成大缺刻,仅留主脉,幼虫在结茧前1-3天,体色变黄,向下移动,在寄主根际缝隙、土中或桑园附近的墙壁、屋檐下聚集成群作茧化蛹。天敌卵寄生有赤眼蜂,体内寄生有桑白毛虫脊腹茧蜂,蛹内寄生有广大腿蜂和家蚕追寄蝇。防治方法1、人工捕捉幼虫发生期捕捉幼虫,减轻为害。冬季摘除在树干裂缝、树周根际及桑园附近建筑物上的越冬蛹茧。2、保护天敌人工捕捉的幼虫和蛹茧放在天敌保护笼内,使天敌成虫羽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