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试题概要
四年级上册科学各单元试题
第一单元:??
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
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
10、(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1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3、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焚烧垃圾)等。??
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
第二单元:??
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
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10、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11、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
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
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
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23、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
第三单元: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4、声音可以向(四面八方)传播。??
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
6、“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嘉定2016物理一模概要.doc
- 嘉金4排水防护安全设施概要.doc
- 喷漆工艺图概要.ppt
- 喷雾热解法概要.ppt
- 喉癌的治疗概要.ppt
- 囚绿记PPT概要.ppt
- 商务极简求职办公类PPT模版概要.ppt
- 四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课件概要.ppt
- 商贸工程汇报材料3.30概要.ppt
- 四、用户和服务管理概要.ppt
- 基于人工智能教育平台的移动应用开发,探讨跨平台兼容性影响因素及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高中生物实验: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信息技术行业信息安全法律法规研究及政策建议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人工智能视角下区域教育评价改革:利益相关者互动与政策支持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6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与土地资源化利用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小学音乐与美术教师跨学科协作模式构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学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航空航天3D打印技术对航空器装配工艺的创新与效率提升》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教育扶贫精准化策略研究:人工智能技术在区域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数据完整性保障与优化》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中医护理情志疗法对癌症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升的长期追踪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