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焦作职工医学院 杨淑敏;在传统中医理论中,人体经络是一套具有强大自我调节能力的系统,五脏六腑都通过经络紧密相连,相互影响。所以,从古至今,中医们就一直将经络以及经络上的穴位当作人体大药来使用。
;穴位是指神经末稍密集或神经干线经过的地方。穴道位于“经络”——能量的通路上。而人体中,五脏六腑“正经”的经络有12条(实际上,左右对称共有24条)。另外,身体正面中央有“任脉”,身体背面中央有“督脉”,各有一条特殊经络,纵贯全身。这14条经络上所排列着的人体穴道,称为正穴。穴位的学名是腧穴,别名包括:“气穴”、“气府”、“节”、“会”、“骨空”、“脉气所发”、“砭灸处”、“穴位”。
人体周身约有52个单穴,309个双穴、50个经外奇穴,共720个穴位。有108个要害穴,其中有72个穴一般点击不至于致命,其余36个穴是致命穴,俗称‘死穴’。 ; 针法是以毫针刺激人体经络穴位,通过提、插、捻、转等不同手法,起到调整脏腑、疏通经络的作用。
灸法是借助艾火热力,灸灼、薰熨穴位,以达到温通经络、调养脏腑的效果。
按摩是用手对人体经络穴位进行按、拿、点、推、揉、拍等手法,起到运行气血、健身祛病的作用。
三种方法各有特长,既可单独应用,又可按需综合施行,只要操作得法,一般对人体无损伤与副作用。如能持之以恒,不失为简单、易行、实用、有效的养生祛病良法。 ;鉴于经络理论博大精深,人体穴位内容丰富,针刺、灸法、按摩等操作方法复杂,非经专门学习训练者,不宜草率施行,否则,容易酿成事故。但作为养生之道,现择其易于掌握且安全有效的经络穴位养生方法加以介绍。
;在传统中医推拿按摩中,确定穴位的方法一般共有三种:
一、根据体表的一些特定标志来定位取穴,即“体表标志法”;
二、将身体各部分分别折量成几等分来定位取穴,即“骨度折量法”,各点之间的距离度数称为“折量寸”;
三、根据手指的比量来定位取穴,即“指量法”,用于比量的手指特定部位的长度称为“指寸”,也称其为“同身寸”。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度量法虽然都称为“寸”,但并非我们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度量衡中的“寸”,而是中医推拿按摩中专用的特殊的“寸”,二者决不可以等同视之,否则势必“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一、体表标志法:
体表标志分两种:
一、固定标志,即根据骨骼或肌肉形成的凸起或凹陷、五官的轮廓、发际、手指或足趾、乳头、脐窝等定位取穴;二、活动标志,即根据关节、肌肉、肌腱、皮肤等活动时出现的空隙、凹陷、皱纹定位取穴。
在临床治疗中,“体表标志法”多数要与“骨度折量法”及“指量法”配合起来使用。;二、骨度折量法
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将身体不同部位规定成一定的长度或宽度的等分折量寸。依此折量法,无论一个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在相同的部位皆按相同的比例折量成相同的长度,即“折量寸”,人长则“寸”长,人短则“寸”短,如此方才能够正确的确定穴位的准确位置。
;三、指量法
这是利用每个人自己的指节宽度或长度以比拟骨度折量寸的方法。有三种折量取寸法:横指寸——拇指或除拇指以外的四指合用的同身寸;直指寸——中指中节的同身寸。
横指寸:以本人拇指中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将本人的食指、中指、环指、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的横纹为准,四指宽度合为3寸。
直指寸:以本人中指中节桡侧(即拇指一侧)的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1寸。 ;在实际应用时,每个人应根据自己手指的情况,以自身的“体表标志”为取穴的基础,以“骨度折量寸”为取穴的度量标准。否则将影响取穴的准确性,进而影响治疗的效果。;合谷穴 :位于手背虎口处,于第一掌骨与第二掌骨间陷中。
主治齿痛.手腕及臂部疼痛.口眼歪斜.感冒发热等症。
;少商穴:在手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
解表清热,通利咽喉,苏厥开窍
1.呼吸系统疾病:扁桃体炎,腮腺炎,感冒发烧,
支气管炎,肺炎,咯血;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休克,精神分裂症,癔病,失眠;
3.消化系统疾病:食道狭窄,黄疸;
4.五官科系统疾病:齿龈出血,
舌下肿瘤,口颊炎;
5.其它:脑溢血,盗汗,小儿惊风,
手指挛痛。 ;神门穴:位于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①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健忘、失眠、痴呆、癫狂痫、晕车等心与神志病证。
②高血压。
③胸胁痛。
配内关、三阴交治健忘、失眠。;内关穴:位于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桡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取穴。
配公孙穴:在足内侧缘,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治肚痛,胃酸过多; ;内关
配膈俞:在背部,当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治胸满支肿; ;内关
配中脘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