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香港钱币收藏家——集币随笔(二十一)
关汉亨 ?
【摘要】:
【关键词】: 收藏家 香港 钱币 纸币发行 名誉会长 张氏 银币 历史 上海交通大学 集藏 【分类号】:K875.6【正文快照】:
香港已故著名钱币收藏家张璜先生,早年在上海主集银币铜元。1944年已参加上海中国泉币学社活动,在第147次、148次及153次例会上,先后出示宣统大清己酉五文、民十六年陵墓面背各半银样币、广东番版三钱六分、银圆二钱、大清壹圆背文样版等。五十年代初,在香港曾参与鉴定一枚银
钱币收藏家--马定祥 发布日期:06-06-15 09:22:00 作者:本站记者 新闻来源: 新闻点击:
马定祥(1916~1991年)是我国著名的钱币收藏家。无论从收藏、鉴定、授徒育人及藏德诸方面,他都堪称我国钱币学界的典范,为我国的钱币收藏与研究,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人们称赞他“泉学巨子”、“选萃去赝,一锤定音”、“精鉴研著享盛誉,珍宝奉献爱国心”。他的过世,引起我国内地和港台地区泉界,以至美国、日本同行们的震惊与惋惜。马先生生于浙江杭州,中学时代即好收藏,自述中云:“当时因屡屡光顾湖山春雨茶馆,始集泉币,并以‘卧蚕’之名,散发征收奇异铜板之广告”。1938年先生迁居上海,当时沪上泉风正盛,人才荟萃,有机会结识了古钱名家张季量,从张氏研习古钱的收集和鉴定。先生自幼聪敏,又得名师益友,遍交泉界同仁,纵览国内奇品,眼界大开,知识倍增。两年时间,所集品种已不下数千。张季量氏对此青年泉友曾评价曰:“马君集泉未久,已目光如炬,别选有清一代泉尤能探骊得珠。”先生早年泉识已远逾一般藏家,于古泉、纸币、金银币及铜元,无所不精。泉界前辈王荫嘉称赞说:“马君少年英俊,方致力于收集古钱,孜孜不倦,往返申杭,特以特识拨佳泉于尘埃之中”。1940年先生24岁,成为中国泉币学社首批也是最年轻的会员。从半个世纪以前出版的《泉币》杂志载文来看,当时,马先生在一批泉界元老的集藏活动中,甚为活跃,据香港钱币学会关汉亨先生累计,他所寻获的佳泉有:咸丰祖泉宝泉当十、瘦金别书咸丰宝河小平,乾隆宝苏阔缘大钱,咸丰宝济当十、当五十、当百别品等皆属创见。尚有阔缘细字咸丰宝苏小平雕母、咸丰金福白铜样钱,光绪宝福满文楷书白铜目钱、乾隆源当五、咸丰宝泉楷书小平铁母二品,咸丰重宝当十铁钱,咸丰宝苏和咸丰宝陕当十打制品,光绪宝东母钱、光绪通宝山东一文方孔铜币。还有阳城方足布、凉造新泉、开元背下永、大观折二铁母,崇宁通宝方体字别品大泉、双挑南唐开元行书、庆历大铁母钱,细缘天禧、重熙异书,行书圣宋当五钱、细缘隆兴折二、端平重宝、金质小型篆书宣和通宝,辽钱寿昌二年、光绪当拾宝泉母钱、篆书元丰铁范铜大泉背上月纹等。而他自己入藏的珍品还有:离石小圆足布背五十五,秦文信钱、差布五百,铅质货币,大泉五十传形背四出文、巨型咸平钱,隶书靖国元宝小平、乾祐元宝铜钱、天盛背西铁、天赞通宝、嘉庆八年宝藏,道光背壹钱、咸丰宝源当五百雕母,宝直当十铁母、宝苏小平阔缘祖泉、祺祥宝泉大型样钱、通治宝晋当十祖泉、义记金钱背地、天朝通宝背上永、天国通宝折十大钱等。这些珍泉的被发现与珍藏,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及东亚古钱界引人瞩目,而且也奠定了马定祥先生在泉界的地位。他经手泉币数以万计,且过目不忘,数千种咸丰钱币他一眼望去,不看背面,便知道每种钱的铸地、炉别,可说娴熟自如,了如指掌。鉴定功力之深,在50年代前已享有盛名。从马先生批注的,在我国钱币界产生过广泛影响的《历代古钱图说》中的条目来看,他对我国古币珍品的铸造历史背景、形制、质地、版别特征、存世多寡、铸造地、真伪情况均有相当精到的研究,订正了原书中上百处疏漏之处,为广大泉友提供了翔实而珍贵的收藏线索。看起来寥寥数语,其实是他几十年积累数千上万钱币心血的结晶。马先生不仅对古钱独具慧眼,而且对铜元、银币、纸币的收藏与研究,也高居全国之冠。1946年他喜获“喜林戊申吉字库平一两”银币孤品,遂自号“吉斋”,然这枚近代难得的瑰宝竟失于十年内乱之中,一得一失,集藏之甘苦,先生体味之深,难以言传。关于袁世凯的“洪纪元大飞龙银币”的意大利雕版,和中国技师的仿造品“半官版”之来龙去脉,先生如数家珍。对纸钞的研究,他也具有独到的功力。以难度大的“客钞”为例,他曾集齐19世纪英国汇丰银行印有上海地名的早期票1、5、10元券和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印有“上海”的早期票。马先生告诉泉友:早期“客钞”发行时,银行会计逐张签名,后来才改为印刷。这些藏品如今成为难得一见的大珍。先生的藏识,不仅是个人的阅历与经验,而且为后来的藏者打开了视野,丰富了见闻。台湾著名钱币学家丁张弓良女士说:“当今,钱币的研究与鉴赏,还是马老说了算的。”这些年来,马老不顾年高体弱,为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贵州、河南等地的博物馆、前辈组织讲课、释疑、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