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微生物 第三章第五节_病原性真菌
微生物特性 有无隔菌丝,在一些陈旧培养基中偶见有隔菌丝。有些霉菌有匍匐菌丝,在培养基表面横向生长,其产生的假根伸入培养基内,孢囊梗与假根对生,在孢囊梗顶端形成孢子囊,内生孢子囊孢子。 鉴定依据是菌落形态、色泽。分枝状态:有无结合孢子及结合孢子的特点。孢子囊的形态,有无囊轴、囊领和囊托。生长温度,有无厚壁孢子等 。 1)少根根霉:生长快,在37℃~40℃能生长。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褐色。镜检见匍匐菌丝和假根。孢囊梗单生或分枝,淡褐色或黄褐色,常从菌丝膨胀处生出。囊轴卵圆形或球形,无色或淡黄色。孢囊孢子圆形,表面有棘刺。偶有厚壁孢子。 2)米根霉:菌落同少根根霉。镜检见孢囊梗单生或分枝,孢子囊孢子淡褐色有条纹,形态不规则。假根发达。厚壁孢子极多。在室温及40℃均可生长。 3)总状毛霉:生长迅速,菌落呈毛状,高可达1cm,灰色疏松。镜检见孢囊梗最初不分枝,以后不规则分枝。孢子囊球形,淡黄色。成熟时孢囊壁消解,囊轴球形。孢囊孢子卵形。 4)伞梨头霉:异名为伞状毛霉。菌落呈毛状、生长快,数日可长满斜面和琼脂平板。菌落粗糙,初为白色,后变为淡蓝灰色,背面深灰至黄绿色。孢囊梗长并呈伞形分枝,孢子囊灰色,囊轴圆形光滑,有囊托。孢囊孢子近球形,表面光滑。无厚壁孢子。 药物敏感试验 对两性霉素B敏感,静脉滴注疗效较好。 (五)组织胞浆菌 有荚膜组织胞浆菌和杜波组织胞浆菌两个种。 主要侵犯网状内皮系统,荚膜组织胞浆菌引起: ①原发急性型组织胞浆菌病,仅皮肤试验阳性。 ②慢性空洞型,引起肺损害,常被误诊为肺结核。 ③严重播散型,全身器官均可损伤,预后严重。 淋巴瘤、白血病、霍奇金病、AIDS或用肾上 腺皮质激素治疗者常可感染本菌。 微生物特性 组织胞浆菌是一种双相型真菌,在25℃培养时 呈典型菌丝体,在37℃培养时为酵母型,位于 细胞内或外。卵圆形,直径为2~4 μm、芽生 孢子,一端较尖,一端较圆,自细,有荚膜。 杜波组织胞浆菌圆形,直径为12~15 μm、薄 壁的芽生孢子。 药物敏感试验 组织胞浆菌对两性霉素B、酮康唑、伊曲康唑敏感。 (六)卡氏肺孢菌 曾称为卡氏肺孢子虫。分类还存在一些争议。已往大多数学者依据抗原虫药有效和具有孢囊、滋养体两种形态,认为应属于原虫。 近来分子生物学研究发现,卡氏肺孢子虫线粒体的16s和5s核糖体RNA的核苷酸序列与真菌有更多的同源性,染色特性也类似真菌,应归属于真菌。 卡氏肺孢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主要是空气传播,在健康人体内,多为无症状的隐性感染。当宿主免疫力下降,潜伏的卡氏肺孢菌在病人肺内大量繁殖扩散,使肺泡上皮细胞受损,导致间质性浆细胞肺炎,又称卡氏肺孢菌性肺炎,是AIDS最常见、最严重的机会感染性疾病,病死率高达70%—100%。 微生物特性 生活史有包囊和滋养体两种形态。 滋养体壁较薄,单个核,形态不规则,直径2~5 μm,姬氏染色后胞质呈蓝色,核呈紫红色。 包囊为感染型,滋养体为繁殖型,呈二分裂法繁殖。 有些真菌在不同寄生环境和培养条件下出现两种形态,称二相性真菌 第五节 常见病原性真菌 一、浅部感染真菌 浅部感染真菌包括表面感染真菌、皮肤癣真菌和皮下组织感染真菌。 (一)表面感染真菌 主要寄居于人体皮肤和毛干的最表层,在我国主要是糠秕马拉色菌,为条件致病菌,是一种嗜脂性酵母样菌。它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一种慢性、无症状的浅部真菌病,即汗斑,无明显炎症反应。主要是色素异常性改变,由淡变深,而老斑疹色素由深转浅,成为白斑。还可引起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等。 微生物检验 1.直接显微镜检查 可采用透明胶带粘贴取材法,将透明胶带直接贴于皮肤表面,数分钟后揭下,直接贴于载玻片上镜检或经棉蓝染色或革兰染色后镜检。可见孢子和菌丝。孢子为圆形或卵形,厚壁,芽颈较宽,常成簇分布;菌丝粗短,呈腊肠样。 2.分离培养与鉴定 将鳞屑接种于含菜籽油的培养基,37℃孵育3d后,在培养基上开始生长,20d左右菌落约10 mm乳酪色酵母型菌落,表面光滑。取菌落作涂片染色镜检,观察真菌形态。 (二)皮肤癣真菌 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又称皮肤丝状菌。约有45种,一部分仅感染动物,对人致病的约有20余种。 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门,而有性型则属于子囊菌门。 分为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癣菌属等三个菌属。 1.毛癣菌属 有20种,其中有13种对人致病。常见的有红色毛癣菌、紫色毛癣菌、须毛癣菌、断发毛癣菌和许兰毛癣菌等。毛癣菌感染的皮屑、甲屑或病发10%KOH溶液消化后镜检,可见有菌丝,病发内、外可见菌丝或孢子。在沙氏培养基上可见白、红、橙或棕色,表面呈绒毛状、粉末状或蜡状菌落。镜下可见梳状、球拍、螺旋或鹿角菌丝;葡萄状或梨状小分生孢子,细长薄壁大分生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北唐山社区工作者考试题库.pdf VIP
- 中职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任务3 制作简单数字媒体作品教学课件 工信版.pptx VIP
- 詹新惠-网络与新媒体概论-第7章.pptx VIP
- 《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细则》重点环节解读课件.pptx VIP
-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培训解读课件.pptx VIP
- 2025届四川新高考物理复习“指向关键能力培养”的备课策略.pdf VIP
- 基于多元化数据融合的虚拟货币地址实体识别方法及系统.pdf VIP
- 适老化改造施工中的工程质量监控与验收标准.docx VIP
- 美剧剧本绝望主妇台词本中英文对照精排版第一季第一集.pdf VIP
- 《团结就是力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课件 花城版七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