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七章 感官生理.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感官生理

第七章 感官生理 第1节感觉器官的一般生理特性 一.感受器、感觉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指分布于体表和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中所发生改变的结构和装置(如视网膜),它与神经细胞不同,不能单独将刺激转变为感觉,而是将刺激—冲动—传入神经—中枢—感觉,起着:“换能”作用。感受器的组成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感受器就是外周感觉神经末梢(体表及组织内部与痛觉有关的游离神经末梢),有些感受器是在裸露的神经末梢周围再包绕一些特殊结缔组织的被膜样结构(与触压有关的环层小体). 但对一些与机能功能密切相关的感觉来说,体内存在着一些结构和功能高度分化了的感觉细胞,它们类似突触的形式再和感觉神经末梢相联系,如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和视椎细胞是光感受细胞,耳蜗中毛细胞是特殊的声波感受细胞等,这些特殊感受细胞连同它们的非神经附属结构,构成了多种复杂的感觉器官,如眼、耳。感觉器官涵义较广,包括感受器及其附属结构,如视觉器官除视网膜外,还包括折光系统。高等动物的一些最重要的感觉器官(眼耳嗅味等)均分布于头部,常称为特殊感官,而对于鱼类,感觉器官不太精细,但它们却是同周围环境相适应的,因而在摄食、洄游、逃避敌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感受器的分类 1.分布部位: 外感受器—体表,感受外环境如光、声、触、 嗅、味等。 内感受器—内环境,如胃肠黏膜对食物的敏 感,颈动脉球对缺氧的敏感,位 于肌肉、血管、内脏中。 2.接受刺激的性质:物理、化学、机械等 外感受器:声、光、化学、机械(压触 痛)、温度 内感受器—本体(肌梭),内脏(动脉化 学感受器,内脏压力感受器) 三.感受器的基本特征 1.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各感受器最突出的机能特点就是它们各有自己最敏感的刺激形式,即用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只需极小强度(即感觉阈值),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这一刺激形式或种类,即为适宜刺激。如一定波长的电磁波对光感受细胞,一定频率的机械振动对毛细胞就是其适宜刺激,但感受器对非适宜刺激也可产生反应,不过所需刺激强度大得多(压眼—光觉),正因如此,当内外环境变化时,总是先作用于与之相对应的感受器,这也是长期进化的结果。 2.感受器的换能作用 各种感受器在功能上的共同点,即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刺激转变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这种作用即为换能作用,就是说,每一感受器都可看作一个特殊的生物换能器。一般,刺激—感受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一定程度—临近正常膜爆发动作电位。 感受器电位的特点:1)非全或无 2)可总和 3)随距离增大电位变小,而动作电位则是1)全或无 2)强度增大----频率按比例增加。两种情况:1)每一纤维的频率增加 2)感受细胞的敏感性不同,强度增加则更多细胞兴奋,但每个冲动的动作电位幅度是一样的。 3.编码作用 把刺激所包含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中。例如,外界物体可以在视网膜上成像,但由于视网膜传向中枢的信号只能是视神经上的动作电位,因此关于外界物体和物像的信息,只能包含在这些动作电位的组合和序列中。 关于感受器是怎样把刺激的质和量编码在神经信号中,这是一个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而且人们还发现,不同种类感觉的引起不但与刺激的性质和被刺激的感受器有关,还与冲动到达皮层的部位有关,所以此问题是非常复杂的。 4.感受器的适应现象 时间延长,感觉逐渐变弱,消失。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经常看到刺激虽然仍在继续起作用,但神经纤维上传入冲动的频率开始下降,这一现象即适应。即以恒定强度刺激感受器,其发放冲动频率随刺激时间延长而变慢。适应是所有感受器的一个功能特点,但它出现的快慢有很大差别,通常可分为快适应和慢适应。快适应以皮肤触觉感受器为代表,当受到刺激时,只能在刺激作用后的短时间内有传入冲动发放,以后刺激依然存在,但传入冲动可以逐渐降低为0; 慢适应感受器以肌梭,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痛感受器为代表,它们在刺激持续作用时,一般只在刺激开始后不久出现一次冲动频率的某些下降,但以后仍可较长时间维持在这一水平,直到刺激被撤除为止。感受器适应的快慢各有其生理意义,如触觉的作用一般在于探索新异的物体和障碍物,它的快适应有利于感受器再接受新的刺激,而慢适应则有利于机体对某些机能如姿势、血压等进行持久的调节。适应并非疲劳,因为对某一刺激适应后,增强此刺激强度又可引起新的冲动的增强。 三.感受器产生动作电位的的原理 1.视觉、嗅觉等(神经细胞) 刺激—神经细胞—去极化—感受器电位—一定程度—动作电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