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警惕“贵人语迟”
警惕“贵人语迟”别错过宝宝的语言敏感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宝宝迟迟不肯开口说话,很多长辈会用“贵人语迟”的说法来安慰年轻的爸妈。然而,儿科专家指出,“贵人语迟”这一说法缺乏科学根据,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存在说话晚的情形,家长应高度重视。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原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发育因素和疾病因素两大类。一、发育迟缓有些孩子在语言发育过程中会出现暂时的、一过性(注1)的落后,我们称之为“发育性的语言发育迟缓”。这些孩子大多表现为能听懂大人说的话。比如家长叫孩子把苹果皮扔到垃圾桶,孩子能听得懂,并可以照着做。也就是说,孩子能较好地执行指令,但说话较少或较晚,词汇量的掌握也不及同龄儿的水平,语言表达能力较理解能力落后。(注1一过性:指某一临床症状或体征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往往有明显的诱因。随着诱因的去除,这种症状或体征会很快消失。) 出现这种状况,常常是因为家庭语言环境复杂多样,比如妈妈说普通话,爸爸上海话,带宝宝的外婆又说某个地方的方言,孩子学习起来较为困难。再就是,大人对孩子的照顾过于细心周到,孩子不需要张口说话,一个眼神,妈妈就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这样,孩子就越来越没必要努力学习开口说话了。还有一种原因,就是过早地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如手机、iPad、游戏机、电视机等,孩子没有与家人之间的应答性行为,而只是与冷冰冰的屏幕进行交流,等等。 近年来,我们还发现,有些宝宝添加辅食的时机明显延迟,宝宝的咀嚼、吞咽能力受到影响,一些孩子到1岁半仍不愿意嚼一些有韧性的食物,吃硬一点的食品也有困难,或者吃东西囫囵吞枣似的,不经过咀嚼、搅拌。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口部肌肉发育,从而也导致了说话的延迟。二、疾病因素孩子不能开口说话,还有一些原因,就是生病了。常见的包括听力障碍、智力缺陷、发音器官神经肌肉性病变、孤独症等。对于有这些疾病的孩子,要尽快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应该及早治疗,或可挽回部分甚至大部分的说话能力。总之,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部分孩子的“晚开口”属于正常范畴,并不需要特殊处理,但这种情况毕竟是少数。家长要明白,1-2岁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存在说话晚的情形,家长切不可大意,而应高度重视,让专业医生对孩子的语言发育做出正确评价。在现实中常常遇到不少家长因为孩子到了两三岁还不会说话,或者五六岁口齿还不清楚,这才慌了手脚,往往延误了诊疗的最佳时机,最终酿成孩子的终身遗憾。如果是因为听力障碍而不能开口说话,则要尽早进行干预。目前对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听损的重要手段,对于普通家长来说,除了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新生儿听力筛查,还可以通过细心观察发现孩子的听力是否异常。以下内容列出了正常儿童(0-5岁)的言语语言发展的关键特征,因为每个儿童的语言发展潜能及早期的语言环境各不相同,许多因素均会影响到儿童的语言发展,然而大部分儿童还是遵循一般规律。言语可看作是单纯的语音信号,是一系列声音的组合,包括字、词、句,言语本身无意义,只是发音的区别。包括三个元素:清晰度、声调、流畅度。 语言指的是我们如何运用言语形成有意义、可交流的话,语言包括:表达性语言(字、词、句的阐述)、接受性语言(理解)、语用学(社会交流或交流规则)。1岁言语发育3个月时发出“咕咕”或愉悦的声音;6个月时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包括“b、p、m”;1岁左右能发出长音;如“tata”“papa”“bibibi”,并会咿咿呀呀地引起别人的注意。语言发育3个月时能转向说话的人;6个月时对不同变化的音量有回应;1岁左右能识别家庭成员和自己的名字;开始有意识地说“妈妈”、“爸爸”;使用手势沟通,开始对问题做出答复(比如:问“要抱抱吗?”时会张开双臂回应)。1~2岁言语发育2岁左右开始使用声母和韵母的组合;使用很多只有家庭成员或亲密看护着理解的言语。语言发育有规律地学习新词汇;理解一些简单的指令或问题,比如“给我”“爸爸在哪儿?”;当指向身体的某部位时可以知道;会说简单的主谓短语“要吃”,并提出含1-2个短语的问题如“去哪儿”。2~3岁言语发育学会使用p、b、m、n、w、h、t、d、g、k、ng等音的词汇;所说的言语50-75%能被非家庭成员理解。语言发育会用含2-3个词语的短语去对话和交谈;开始对需要的东西进行命名;理解很多反义词,比如大/小、上/下;能够按照双步骤指令行动,比如“拿起苹果,给妈妈”;开始回答简单的开放性问题,比如“这是什么?”。3~5岁言语发育3-3岁半75%以上的言语能被非家庭成员理解;能发出较复杂的声母发音;能发出绝大多数韵母的发音。4-4岁半100%的言语可以被非家庭成员理解;能发出更逗的复杂声母。5-5岁半100%的言语可以被非家庭成员理解;掌握绝大多数声母的发音,除了一些“z、c、s,zhi、chi、shi”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