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一月考技术总结.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上期高一年级第二次月考试题历史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一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史学家吕思勉在论述中国古代的“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和宗法制C.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2.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西周分封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晋国是姬姓封国B.秦燕两国可以通婚C.晋宋两国可以通婚D.晋燕两国可以通婚3.“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A.皇位世袭B.皇权至上C.皇帝独尊D.君权神授4.“秦始皇设职授官, 从一面看是官僚政治的开始, 从另一面看却是政治权利等级世袭的中止。” 中止了“政治权利等级世袭”的制度是 A.宗法制B.皇帝制C.分封制D.郡县制5.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A.壮大皇族力量B.保证列侯利益C.加强中央集权D.笼络王侯人心6.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870年)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A.古代中国社会没有世袭等级B.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C.科举制是较为公开的选官制度D.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7.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8.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他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C.明代内阁制D.清代军机处9.《明代政治史》中记载:“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审批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造成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B.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C.明初社会矛盾激化,政务繁忙D.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10.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A.中书省B.中书门下C.内阁D.军机处11.中国古代专制王权不断加强,中央官制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①西汉废除三公九卿制,设中书省以削弱相权 ②隋唐确立并完善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 ③北宋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相权 ④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了宰相制度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12.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公共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这主要说明A.习惯法最早出现于罗马共和国B.习惯法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C.习惯和法律间有明显的界限D.习惯法有伸缩性和不确定性13.帕帕迪是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30岁,孝敬父母,无公共债务和犯罪前科,但是他不识字。按照当时雅典的体制,帕帕迪有资格① 参加公民大会并拥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 成为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③ 成为民众法庭的审判员④ 在公民大会上参与辩论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4.《民法大全》规定: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这一规定表明A.罗马法已经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罗马法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维护统治的工具C.罗马妇女与奴隶的地位完全一样D.主人处死自己奴隶只会受到较轻的处罚15.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加以继承与发展,用立法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这主要说明罗马法A.稳固了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