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技术总结.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008 1010 1006 1004 1002 1000 (百帕) 比较 ② ① 水平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①、高空风:风速大,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②、地面风:风速小,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 合力 考向 风向的判断 1.(2014·山东文综)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B (2016·广东普宁一模)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升高而减小。这样,在水平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越远,风速越大,风与等压线的夹角则越小。据此完成2~3题。 2.假设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则下面图示中能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  ) 3.根据图示信息,高空大气高压可能位于该地的(  ) A.东侧 B.南侧 C.西侧 D.北侧 A B 随着高度上升,摩擦力减小,风速增大,风向右偏。因此A图符合题意。 高空大气的摩擦力较小,风向基本与等压线平行,该地南侧为高压,北侧为低压,因此高空大气高气压可能位于该地南方。 读图专项提升 请点击相关 栏目 方法技巧 考例导悟 强化训练 1.判断气压场 (1)高气压中心:中心气压高,周围气压低。(如图1 A处) (2)低气压中心:中心气压低,周围气压高。(如图1 B处) (3)高压脊:等压线由高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图1 L1处) (4)低压槽:等压线由低压中心向外凸出的部分。(如图1 L2处) (六) 等压线分布图的判读 2.判断风向 (1)先画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等压线比较平直的,垂直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如图1C处);等压线弯曲的,在等压线图上画出该点的切线,并过切点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如图1D处) (2)确定南北半球,画出偏转方向,偏转角度为30°~45°。 3.判断风力大小 在摩擦力一定的情况下,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取决于气压梯度大小。同一等压线图上,等压线密集,风力大;等压线稀疏,风力小。如图1中甲处风力大于乙处。 4.判断季节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陆内部一般为低压。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陆内部一般为高压。 5.判断天气状况 (1)由高纬吹向低纬的风——寒冷干燥。 (2)由低纬吹向高纬的风——温暖湿润。 (3)低气压过境时,多阴雨天气;高气压过境时,多晴朗天气。 (4)低压中心和低压槽控制区多阴雨天气,高压中心和高压脊控制区多晴朗天气。 (2014·天津文综)读下图,在图中所示的时段内,风向由东南变为东北的城市是(  ) A.台北 B.上海 C.首尔 D.北京 D 从图中信息可知,该图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 从图中风向可知,北京的风向由东南风变为东北风 (2016·泰安模拟)下图是亚洲东部某区域两个时刻的等压线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2)在这段时间内,关于风速变化的叙述,符合图中实际情况的是(  ) A.台湾岛风速变大 B.珠江口风速明显变大 C.长三角地区风速变小 D.环渤海地区风速明显变小 (1)左图中A处等压线的数值可能为(  ) A.1 004或1 006 B.1 006或1 008 C.1 008或1 010 D.1 004或1 008 根据等值线的性质,闭合等值线的数值等于相邻等值线的高值或者低值。 B D 对比两幅图,可以看出环渤海地区的等压线在这段时间内变稀疏,因此风速明显变小;其他选项可通过对比等压线的疏密变化来判断。 * 课件16:比较地面风与地转风   ①、地面风:风速小,风向与等压线有个交角 ②、地转风:风速大,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结束放映 进入导航页 结束放映 进入导航页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返回 温馨提示: 请点击相关内容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考点二 热力环流 考点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读图  专项提升 考点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请 点 击 相 关 栏 目 考点图解 要点研析 题组精练 12km 50km 0 宇 宙 空 间 CO2、H2O 吸收红外线 O3吸收 紫外线 太 阳 辐 射 反射 散射 大 气 辐 射 大气 逆辐 射 地 面 辐 射 大 气 吸 收 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 活动:仔细观察和思考,完成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示意图。 填出辐射名称,画出箭头表示热量传递过程。 太阳 辐射 地面 辐射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