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卷)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

(江西卷)201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西卷) 语 文: 1答前,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8分,每小题3分) 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主要考查多音多义字、形近字和常用字的认读。其中多数出自现行人教版教材(或与教材有密切联系),如“花蕊”出自《故都的秋》,“青荇”出自《再别康桥》,“优渥”出自《陈情表》,“锱铢必较”“尺牍”出自《咬文嚼字》,“孑”出自《陈情表》“茕茕孑立”等。A.“歃血为盟”的“歃”应读shà,指用嘴吸(血);“插”指长形或片状的东西放进、挤入、刺进或穿入别的东西里等。B.“中肯”的“中”应读zhònɡ,指切中,语出《庖丁解牛》“切中肯綮”。C.全对。D.“监生”的“监”应读jiàn,是“国子监生员”的简称,语出《祝福》。  答案:C。二、(9分,每小题3分) 三、(9分,每小题3分) 卖所在学田以价输官 且使陛下有拒谏之名 A. B. 不出,火且尽 得珍宝如内藏之半 其返汝耕桑 C. D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 且行千里,其谁不知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本题,可借助课内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联系本文句子的意义等来辨析该虚词在两句中的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A.“以”,前一个为介词,相当于“拿、将、把”;后一个为连词,表修饰或承接。B.“且”,前一个为连词,表递进,况且,再说;后一个为副词,将,将要。C.“之”均为结构助词,相当于“的”,连接定语和中心词。D.“其”,前一个语气词,表委婉语气,相当于“还是”;后一个语气词,表反诘语气,相当于“难道”。  答案:C。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彻里“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的一组是 (  )   帝从之,乃赐边民谷帛牛马有差 号令严肃,所过秋毫无犯 A. B. 具陈桑哥奸贪误国害民状,辞语激烈 则奸臣何由而除,民害何由而息 今既来归,即为平民,吾安忍罪汝 C. D. 彻里往来,凡四道徐,皆过门不入 薨之日,家资不满二百缗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等的能力。解本题要结合题目要求筛选、归纳相关信息。尤其要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如“分别能表现”“爱护百姓”和“廉洁无私”等。各选项的上句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了彻里“爱护百姓”的品质,但A项下句表现他以国家为重而不顾及自身利益的精神,B项下句表现他正直慷慨、不畏权贵的精神,C项下句表现他为国家利益无私奉献的精神,不能表现其“廉洁”,故排除A、B、C三项。而D项上句说彻里不忍心处罚这些归顺的叛民,把他们当普通百姓看待,说明其爱护百姓;下句说彻里去世的时候,家里的钱财不足二百缗,表现其清廉无私的形象。  答案:D。 第Ⅱ卷(表达题 共114分) 四、(28分)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应为“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学田所以供祭礼、育人才也,安可鬻?(4分) 译文: (2)谓其毁诋大臣,失礼体,命左右批其颊。(4分) 译文: (3)吾意汝岂反者耶,良由官吏污暴所致。(4分) 译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kehan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