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邓小平理论 (一)酝酿时期——伟大的转折 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结合以下材料和教材内容概括酝酿时期——伟大的转折的历史背景? 1、“两个凡是”的错误思想(必要性) 材料1: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联合社论(经华国锋批准)。 材料2:粉碎“四人帮”之初,“左”的错误没有完全纠正。1977年和1978年 ,中国还处于徘徊状态。 ——邓小平 (1987年4月) “两个凡是”的内容是什么?其实质是什么?形成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对当时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实质:继续“文革”以来的左倾错误 错误根源:个人崇拜,教条主义 (违背实事求是) 影响:“文革”的错误得不到彻底纠正; 出现“文革”后的“两年徘徊” 1978年5月11日,《光明日报》上刊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引发 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可能性) 1978年11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他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首先是解放思想。……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 材料中反映了邓小平同志怎样的思想主张?这一思想主张有何意义? 邓小平的这个讲话,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面临向何处去的重大历史关头,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开辟新时期新道路、开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实际上成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主题报告。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观看视频,结合必修2所学内容思考: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一次伟大转折? (二)初步形成——中共十二大、十三大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的召开 “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过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和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二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影响:成为十二大的指导思想,也是整个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1984年,深圳已从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变成了全国瞩目的经济特区,邓小平在视察之后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1984年,城市国有企业开始了扩大自主权的改革。首都钢铁公司等一批最早开始承包制试点的国有企业取得了初步成效。 1984年,包括上海在内的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先后对外开放。 1986年,新中国的第一个证券交易柜台在上海诞生。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不断发展,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也获得了极大发展。 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的召开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中共“十三大”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影响? 内容: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基本路线;依据党的基本路线制定三步走的战略方针。 “中国社会主义是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就是处在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 ——邓小平在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意义:系统提出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第一次系统概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邓小平理论的概念提出。 (三)成熟形成体系—南巡谈话和中共十四大 1、结合以下材料概括其背景? 1988年1月13日晚,三名来自内地的著名青年干部思想教育专家李燕杰、曲啸等,在深圳蛇口与近70名蛇口青年面对面座谈。在座谈会上关于“到特区创业能不能为自己‘淘金’ ” 成了青年人和教育家争议的焦点。一番唇枪舌剑之后,引起轩然大波。 随后,《人民日报》等刊发系列文章予以报道,引发全国关注和讨论,被称作“蛇口风波”。 深圳的 “蛇口风波” 镜头一: 关键词一: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ST 582-2013 电池级碳酸锂.pdf
- 淘股吧高手语录.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上学期七年级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pdf VIP
- GB-T6284-1986化工产品中水分含量测定的通用方法重量法.pdf
- MSC:人工智能赋能可持续发展和投资白皮书.pdf VIP
- 24J306 窗井、设备吊装口、排水沟、集水坑图集.docx VIP
- 2014年深圳市坪山新区主要病媒生物监测及白纹伊蚊抗药性研究.pdf VIP
- T∕CBDA 69-2023 建筑装饰装修碳排放计算标准.pdf
- 国际私法(暨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 慕课 章节测验 期末考试答案.docx VIP
- 金风2.5MW机组运行维护手册(1)(1).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