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七章除草剂合成
生物来源杀菌剂 生物来源杀菌剂或抗菌物质,都是与生物(包括植物、微生物如真菌、病毒和昆虫等)密切相关的一类生物活性物质。 原存于植物中,或者由于爱外界刺激被诱导而产生的或者由微生物降解代谢产生的具有抗病原微生物的物质。 依生物来源分为抗生素、天然产物和植物防卫素 1 抗生素 抗生素(Antibotic)原意指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在低浓度下即能抑制它种微生物的生长和活动,甚至杀死它种微生物的化学物质。 新的定义: 来源方面,包括微生物产生的和高等动植物产生的,还包括用化学方法合成或半合成的化合物 性能方面,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肿瘤、抗病毒、抗藻类、抗寄生虫及杀虫除草活性的物质等等 农用抗生素的特点 选择性高 毒性低 安全性高 大多有内吸活性和治疗保护作用 易引起抗药性 药效不稳定、残效期短 应用成本高 农用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抑制核酸的合成,如放线菌、灰黄霉素 抑制蛋白质的合成,如春雷霉素 改变细胞膜的透性,如多肽和多烯类及脂溶性的抗生素 干扰细胞壁的形成,如多氧霉素D 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或作为抗代谢物 2 天然产物杀菌剂 来源于植物体内的有机物,而且这些有机物原本就存在于植物体同,而不是受外界刺激所产生出来的 天然产物杀菌剂的种类 羧酸类,如吲哚乙酸 氨基酸类,如组氨酸等 酚类,如邻苯二酚 酚酸类,如绿原酸 内酯和香豆素类 丹宁类 醌类 卓酚酮类 3 植物防卫素 植物的健康生长发育,一方面要通过药物给予保障,另一方面植物本身也具有一种抗逆能力 植物防卫素(植物防毒素),是由于植物体内酶活性增加而形成的一种植物产物,是植物主动防卫体系中的一类低分子有机物 3 植物防卫素 植物防卫素作为杀菌剂品种极少获得实际应用,原因: 抑菌活性不高,远不如人工合成的内吸杀菌剂 缺乏内吸性,对已感染的植物也无治疗效果 不稳定,在田间易被水解 人工合成有一定难度,且成本高 3 植物防卫素 植物防卫素的作用可能不仅仅是单一的防卫素本身的孤立作用,而是当它纳入整个植物防卫体系后,才显示出它们的整体作用 虽然作为杀菌剂品种的开发目前尚未得到令人满意的效果,但它对植物生理学和药剂毒理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农 药 合 成 第七章 除草剂合成 杂草的特点 结实能力强 种子数量多 传播途径广 生长能力强 繁殖方式多样 本 章 要 点 一、苯氧羧酸类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 三、氯代脂肪酸类 四、脲、酰胺及氨基甲酸酯类 五、均三氮苯类 六、二硝基苯胺类 七、硫代氨基甲酸酯类 八、醚类 九、磺酰脲(胺)类 (二)苯氧羧酸类合成 (二)苯氧羧酸类合成 苯氧羧酸类的作用方式 使植物的茎、主根过度快速生长,导致细胞肿胀、韧皮部分裂而被破坏,过早地开始形成侧生根,减少和扰乱了正常根及叶的生成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除草剂 (一)羧酸及其衍生物除草剂概述 (二)羧酸及其衍生物合成 羧酸及其衍生物作用方式 易被植物吸收并向上和向下运输 与植物生长素的作用类似,抑制植物顶端生长及叶的形成,并显著引起细胞的生长 三、氯代脂肪酸类除草剂 三、氯代脂肪酸类 氯代脂肪酸类除草剂作用方式 引起植物缺绿及典型的生长调节效应,使杂草表现出严重的生理紊乱 引起植物叶片表面蜡质数量降低 但在高等植物细胞水平的明确作用机理尚不清楚 四、脲、酰胺及氨基甲酸酯类 (一)脲类 (一)脲类 (一)脲类 (一)脲类 脲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易被植物的根部吸收,易于随蒸腾流传导至植物的茎及叶中,但吸收量与运转速度因植物品种不同而异 强烈地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是抑制电子的传递过程 (二)酰胺 (二)酰胺 (二)酰胺 酰胺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多为土壤处理剂,其中单子叶植物的吸收部位是幼芽,双子叶植物主要是根部,其次是幼芽 明显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些品种对敏感杂草的细胞有破坏作用 (三)氨基甲酸酯类 (三)氨基甲酸酯类 (三)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因品种不同,吸收部位有差异,土壤处理的品种主要通过幼根与幼芽吸收药剂,叶面处理的通过茎来吸收 严重抑制顶芽及其分生组织的发育,抑制植物的氧化磷酸化作用、RNA合成、蛋白质合成及光合作用 五、均三氮苯类(均三嗪类) 阿特拉津--别 名 2-氯-4-乙氨基-6-异丙氨基-1,3,5-三嗪;莠去津 西玛嗪-- 6-氯-N,N-二乙基-1,3,5-三嗪-2,4-二胺; 2-氯-4,6-双(乙胺基)均三氮苯 扑草净--4,6-双异丙胺基-2-甲硫基-1,3,5-三嗪 莠灭净--N-2-乙氨基-N-4-异丙氨基-6-甲硫基-1,3,5-三嗪 五、均三氮苯类 五、均三氮苯类 五、均三氮苯类 均三嗪类除草剂的作用方式 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 影响植物激素的代谢、氮代谢、核酸的代谢 药效受植物的吸收、运转及解毒能力的影响 六、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