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章植物的光合作用有机物运输与分配
04级 2. 长距离运输 韧皮部组成: 2. 长距离运输 (二) 有机物在库端的卸出 1. 卸出途径 (三)同化物在韧皮部运输的机理 五、同化物的分配与调控 (一) 代谢源和代谢库及相互关系 (二) 有机物分配的规律 (三) 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2. 同化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四) 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2. 激素调节 3. 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源叶中韧皮部装载途径 叶肉细胞 质膜 胞间连丝 筛管分子 伴胞 韧皮部薄壁细胞 维管束鞘细胞 共质体 最小的叶脉 细胞壁 CO2 CO2 55% 21% 24% 2、装载机理 在筛管分子或伴胞的质膜中,H+-ATPase不断将H+泵到细胞壁(质外体),质外体的H+浓度比共质体高,由于要趋于平衡,使H+回流到共质体,由质膜上有蔗糖/ H+共向运输器,H+和蔗糖便通过此器一起进入筛管分子-伴胞。 ① 质外体途径,卸出到贮藏器官或生殖 器官时(不存在胞间连丝) ② 共质体途径,通过胞间连丝→接受细 胞,卸到营养库(根和嫩叶) 55% 21% 24% 2、卸出机理 德国植物学家明希(Münch),1930年提出 同化物在SE—CC复合体内随着液流的流动而移动,而液流的流动是由于源库两端的压力势差而引起的。 要点: 概念 压力流动学说 叶片光合作用,叶肉细胞积累大量糖,使细胞的渗透势降低,木质部的水分就进入叶肉细胞,压力势加大;与此同时,根部生长区域不断地将糖分用于合成新细胞,呼吸消耗或根部贮存器官不断将糖合成淀粉等不溶性糖类,所以可溶性糖少,吸水少,压力势相对也小,根据两端压力差原理,叶肉细胞的有机物便随着水分沿筛管不断运至根或贮藏器官 。 ①筛管接近源库两端存在压力势差。 ②蚜虫吻刺法证明筛管汁液的确存在正压力. ③秋天落叶后,浓度差消失,有机物运输停止 支持依据: 不足: ①运输所需的压力势差要比筛管实际的压力 差大得多 ②很难解释双向运输 ③实际上运输是消耗代谢能量的主动过程 筛管分子内腔的细胞质形成胞纵连束并有节奏地收缩和张驰,产生蠕动,把细胞质长距离泵走,糖分随之流动。 可以解释同化物的双向运输问题 筛管中的胞纵连束是否存在? 细胞质泵动学说 收缩蛋白学说 (1) 筛管内的空心、束状韧皮蛋白(P-蛋白)贯穿于筛孔,靠收缩以推动集流运动; (2)空心管壁上具有P-蛋白组成的微纤丝(毛),一端固定,一端游离,靠代谢能以颤动方式驱动物质脉冲流动。 细胞质泵动学说和收缩蛋白学说是对压力流动学说的补充与完善:双向运输;需能的主动过程。 同化物运输的动力:渗透动力和代谢动力。 (一)代谢源和代谢库及相互关系 (二)有机物分配的规律 (三)光合产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1.影响同化物分配的三要素 2.同化物分配与产量的关系 (四)有机物运输与分配的调控 1.代谢调节 2.激素调节 3.环境因素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 1. 代谢源(metabolic source) 是指能够制造并输出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长成叶片) 2. 代谢库(metabolic sink) 是指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组织、器官或部位。 (幼叶、根、茎、花、果实、种子等) 概念 3.相互关系: 库对源有依赖作用; 库控制源的制造和输出 概念 1. 光合产物优先供应生长中心,如孕穗期至 抽穗期,分配中心为穗及茎。 2. 以不同叶位的叶片来说,其光合产物分配 有“ 就近运输”的特点。 3. 还有同侧运输的特点。 4. 光合产物还具有可再分配利用的特点。 1. 影响同化物分配的3 个因素 ①供应能力 ——源的同化物能否输出以及输 出的多少。 “推力” ②竞争能力——库对同化物的吸引和“征调” 的能力。 “拉力” ③运输能力——联系直接、畅通,距离近, 库得到的同化物就多。 经济系数 = 经济产量/生物产量 源限制型 源小库大,结实率低,空壳率高。 (2)库限制型 库小源大,库的接纳能力, ,结实率 高且饱满,但粒数少,产量不高。 (3)源库互作型 产量由源库协同调节,可塑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十四章仓储与配送绩效评估.ppt
- 第十四章传播学研究史和主要流派最新.ppt
- 第十二章链路自适应技术.ppt
- 第六章爆破施工技术.ppt
- 第十四章公共事业管理的现代化.ppt
- 第十四章公共物品.ppt
- 第十四章动物的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ppt
- 第十四章勾股定理复习课课件.ppt
- 第十四届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doc
- 第十四章商标权的取得和维持.ppt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0-2025动力锂电池生产设备通信接口要求.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45393.2-2025信息技术 建筑信息模型(BIM)软件 第2部分:参数化模型》.pdf
- GB/T 10184-2025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pdf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24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pdf
-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邮政储蓄银行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pdf
- 豫园股份: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pdf
-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海外监管公告 - 2024年度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