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日本缩小意识 ,,
首先, 岛国的各种资源的贫乏使普通日本人不得不将生存的资源压缩再压缩,由此催生出了榻榻米这种“起来占半张,躺下占一张”的独特家具。中世纪时伊势地区日本庶民的住宅小的仅有1.5坪(1坪约合3.3平方米),平均是5坪。即使是现在,日本城市一般民众的住房也依然被称为兔子窝。 其次, 作为北邻俄罗斯,西南与中国隔海相望,东面隔洋是美国和加拿大的为众多强国所包围的岛国,危机意识和紧张意识是绝不缺的。 要言之,岛国根性使缩小意识成为日本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缩小意识在日本文化机构中已经不是被迫的、必须的, 而是主动的、引以为傲的一部分了。 在现代经济中,日本通过发扬其缩小意识,缩小了晶体管, 缩小收音机、录像机、计算器等等,从而创造出了一系列的 经济奇迹。 这其中固然有着国力的考量, 但同时也应当存在着其藩属地位的认知影响。 作为文化基因的一部分,虽然今日的日本已经认同了平等观念,但是历史遗留下的缩小意识依然在发挥其作用。 * 日本风土 缩小意识 “无论何物,小的东西都是精美的。” —— ——清少纳言《枕草子》 1、日本人的缩小意识 ①文学 小巨人童话(虽然我小但是我很厉害): 桃太郎、一寸法师、聪明的一休、名侦探柯南 凝练的诗歌——俳句: 俳句是由日本人创造的世界上篇幅最短的诗歌。俳句通过短短的17个字母或汉字,采用5-7-5的排列形式,将多种宏大的场面进行高度压缩,展示出了某个极度浓缩的完整主题或者表现某种高度凝缩的优美意境。 浓缩的年势——世态之字 日本人自1995年开始评选的世态之字(年度汉字) 是日本为迎接新年到来创造的一种庆祝方式。 历年年度汉字: 2000年——“ 金 ” 2001年——“ 战 ” 2002年——“ 归 ” 2003年——“ 虎 ” 2004年——“ 灾 ” 2005年——“ 爱 ” 2006年——“ 命 ” 2007年——“ 伪 ” 2008年——“ 变 ” 2009年——“ 新 ” 2010年——“ 暑 ” 2011年——“ 绊 ” 2012年——“ 金 ” 2013年——“ 轮 ” 掌上的图书——文库本 ( 长约15厘米,宽约10厘米,价格远低于正常版本的书籍 ) ②审美 日本人的缩小意识体现在审美上表现为 其审美上偏向精巧细致的风格。 就审美上的表现,以日本的庭院艺术为例进行解释。 微缩的自然——枯山水 “枯山水”是日本人在吸收中国园林艺术的基础上,结合本民族的文化特征创造出的独特艺术形式,是日本人深奥构思能力和压缩聚合想象能力的典型体现。 “枯山水”多见于禅宗寺院。 枯山水并没有水,是干枯的庭院山水景观。 其主要特点,用山石和白砂为主体,用以象征自然界的各种景观。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云雾,石头则可寓意大山、瀑布等。 “方寸之地幻出千岩万壑 写意、象征。 调动观赏者的想象力,(观赏者的哲学、文学、艺术修养) 运用隐喻和顿悟,对空与有、虚与实作出心灵的观照。 ③社会性 缩小意识在社会性上的表现也有诸多方面,集中起来而言,可以从其居住空间及社会观念等方面管窥之。 “空间观念” 空间观念 “兔子窝”一样的住房 胶囊旅社 茶室 社会结构——以五六人小组为例 日本社会结构中的一大特点就是其小集团的特征。 日本极其重要的活动—茶室活动常以五六人小组为单位,农民中也有五人小组,传统式的日本小集团单位组织都是如此。 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提到这种小集团模式时认为 “日本的工业和经济基础就是这些小集团”。 东京大学的中根千枝(著名人类学家)也说: “日本社会学的个体认识被置于一种小集团的特征上。” 2、日本自然地理对日本文化中 缩小意识形成所起的作用 ①岛国的地理和气候 日本作为一个岛国,自古代时期就与强大邻国毗邻, 可以说岛国意识是相当浓郁了。 ②自然灾害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 每年平均有大小地震两千余次, 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1999年的阪神大地震和 2011年的东日本大地震等更是给日本造成了巨大损失。 季风每年给日本带来的台风以及台风引起的海啸,同样会给日本造成巨大的损失 在这么多自然灾害的压力下,日本自然只有通过“缩小” 来减少损失,来抵挡灾害。 正如柔韧的小草一样,“缩小”也是日本自我保护的一种机制。 ③历史因素 古代日本曾长期作为中国儒家文化圈中的 藩属国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