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复习1摘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试内容 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现象、光速知识,会判断是否属于直线传播 知道光的反射现象、会进行判断、届时,知道光的反射现象的分类、特点,知道光的反射定律并能应用光的反射定律解决简单的问题,会画简单的反射光路图,会解决平面镜转动引起的光线的转动问题。 知道平面镜成像特点,会用成像特点解释现象、画图等。 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会判断,知道光的折射的一般规律、并能利用规律解释现象。 知道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能完成光路、填适当透镜。 知道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及其应用、会判断成像的大小、倒正、虚实。 光的传播 夏季晴天时树林中的地面上会出现许多圆形的光斑,这是___的像,形成原因是_____。 光的反射 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2)折射定律: ①光折射时,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②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法线居中); ③光从空气斜射入到水或玻璃等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④光从水或玻璃等其它透明介质斜射入到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⑤入射角改变时,折射角也随之发生变化,入射角增大(或减小),折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 ⑥当光垂直入射是传播方向不变。 ⑦在折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3)日常生活、生产中常见的折射现象有: ①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变弯了或折断了; ②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像变浅了;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 ③岸边上看水中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的物体浅; ④海市蜃楼的现象(海边或茫茫沙漠); ⑤放在杯中刚好看不见的硬币,在向杯中加水的过程中硬币的像慢慢地升高并逐渐能看见了。 ⑥星光闪烁眨眼; ⑦水里看岸边上的物体比实际高了; ⑧光在不均匀的介质中的路径是弯曲的(早晨看到地平线以下的太阳); ⑨金鱼缸里的金鱼变得大了; 透镜 ①透镜 把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 把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②主光轴、光心 通过透镜两个球面球心的直线叫主轴 透镜的中心点叫做光心(O) 或者说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这个点叫做透镜的光心 ③焦点、焦距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通过透镜折射后会聚(或发散,其反向延长线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叫焦点(F) 通常把凹透镜的焦点叫虚焦点 每个透镜都有分居在透镜两侧的两个焦点 焦点F到光心O的距离叫焦距(f) ④物距、像距 物体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物距( u ) 物体通过镜成的像到透镜光心的距离叫做像距(v) 眼睛 物体的颜色 (1)基本概念: (2)透镜的作用 ①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注意: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指光线通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靠近主光轴,使它光束变窄 ②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注意: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并不一定会聚到一点,而是指光线通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比原来的入射光线沿原方向传播更远离主光轴,使它光束变宽 (3)通过透镜的特殊光线 (4)凸透镜的成像规律 o F F 2F 2F 显微镜 物体放在物镜焦点与两倍焦距之间、接近焦 点,物镜所成的实像在目镜的焦距之内,目 镜中看到的是虚像。 望远镜 目镜和物镜都是凸透镜的叫做开普勒式望远镜; 物镜是凸透镜,目镜是凹透镜的称作伽利略式 望远镜; 反射式望远镜的物镜是凹面镜,目镜是凸透镜. * * 1.光源 如:太阳、恒星、点燃的蜡烛、开亮的电灯 注意:月亮、电影银幕、宝石、平面镜等此 类物体,本身并不能发光,因而它们都不是 不源。 光源可以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定义:能自行发光的物体。 2.光的直线传播 条件: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现象: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月食 架设电线杆、在风景区植树、以及我 们做广播操时排成的队列 (1)影的形成: 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 后面便产生影。 (2)小孔成像: 一定成倒立实像,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 小的 μ= v 成等大 的倒立的实像 μ v 成放大 的倒立的实像 μ v 成缩小 的倒立的实像 (3)日食的成因: 日食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也就是 太阳被月球遮蔽的现象。太阳和地球位于两边, 月球在中央,并且三球在同一直线上时。 (4)月食的成因 是由光的直线传播, 当地球转到月球和太阳之 间,并且在同一直线上时,在阴影部分的月球 则不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月面变暗,这就形成 了月食。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光的传播原理来解释的是( ) A 、影子的形成 B、海上出现海市蜃楼 C、小孔成像 D、日食、月食的形成 1997年3月9日,在我国黑龙江漠河地区观察到的日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