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矿石的电磁性质.pptVIP

  1. 1、本文档共10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岩矿石的电磁性质

岩矿石的电磁性质 第二节 岩矿石的介电性 一、岩矿石的介电常数 表征岩矿石介电性的参数为介电常数(ε),它在高频电磁法勘探中有重要作用。 介电常数 ε=ε0εr 式中ε0=8.85×10-12F/m(法/米),为真空介电常数。 相对介电常数:介质在外加电场时会产生感应电荷而削弱电场,最终介质中电场与原外加电场(真空中)比值即εr。 εr为相对介电常数,量纲为一。 大多数造岩矿物εr均很小,且变化范围不大(4~12);金属矿物一般具有较大的εr (10~n*10);纯水的εr最大,其值达80。 干燥岩石在高频条件下的εr值变化范围不大。下表在f=105Hz频率测定,表明一般胶结岩石的εr约在10上下。 二、影响岩矿石介电常数的因素 (1) 岩矿石的介电常数与湿度的因素 水含量的变化可使εr值改变很大。对于各种岩石和造岩矿物而言,水的介电常数是最大的。因此,在εr较小的岩石中含水后,其εr必然增高,并且其中含水量的变化,也将引起εr的相应变化。如湿土为32,而干土则为2。 (2) 岩矿石的介电常数与频率的关系 如图,对于电阻率相当高的岩石而言,在f106Hz时,εr随频率增加而减小。但到f=106Hz~109Hz的高频段内,可以认为εr与频率无关。 第三节 岩矿石的导磁性 一、岩矿石的磁导率 表征岩矿石导磁性的参数为磁导率(μ),它是磁感应强度B与磁场强度H之间的比例系数,其值大小与物质的导磁性有关。 由上表可见,除极少数铁磁性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和钛铁矿)外,其他矿物的磁导率皆与μ0值相差很小。只有当岩石或矿物中含有大量铁磁性矿物时,其相对磁导率才明显大于1。 二、岩矿石的磁导率与磁铁矿体积含量的关系 根据μr的大小,一般将介质分为顺磁质、逆磁质和铁磁质三类。前两类的μr为稍大或稍小于1.00的正数,而铁磁质的μr则明显大于1。 与其他物质一样,矿物也可分为逆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 属于逆磁性的有方解石和石英等,属于顺磁性的有橄榄石、黑云母和斜长石等。这些矿物的μr值为0.9999~1.0001。 属于铁磁性矿物的有磁铁矿、磁黄铁矿,其μr值为2~5。 岩石的磁导率决定于其中所含铁磁性矿物的多少。绝大多数沉积岩的μr不超过1.004;而岩浆岩和变质岩的μr一般不超过1.04。 上图说明,岩石的磁导率随磁铁矿含量的增高而变大,但是即使体积百分含量高达20%时,磁导率也才为自由空间的1.57倍。所以在考虑电磁法的主要工作对象时,可以认为介质是无磁性的。导磁性随频率的变化规律类似于介电常数。 例如:鉴于地壳中绝大多数岩、矿石磁导率均近于1及铁磁性岩、矿石的剩余磁性在观测交变电磁场时无影响,故若利用岩、矿石导磁性对交变电磁场的影响寻找磁性铁矿或评价磁法异常,则其所受干扰将比按导电性找矿时所受干扰小得多。 第四节 岩矿石的自然极化性 极化:通常情况下物质都是电中性的,即正、负电荷保持平衡。但在一定条件下,某些物质或某个系统的正、负电荷会彼此分离,偏离平衡状态,这种现象称为极化。 自然极化:某些岩石和矿石在特定的自然条件下会呈现出极化状态,并在其周围形成自然电场,即为自然极化。 一、电子导体的自然极化 电子导体周围产生稳定电流场的条件:导体或溶液具有不均匀性,并有某种外界作用保持这种不均匀性,使之不因极化放电而减弱。 例1:赋存于地下的电子导电矿体,当其被地下潜水面截过时,往往在其周围形成稳定的自然电场。 原因:潜水面以上为渗透带,由于靠近地表而富含氧气,使那里的(附着水)溶液氧化性较强;反之,潜水面以下含氧气较少,使那里的水溶液相对来说是还原性的。潜水面上、下水溶液性质的差异,通过自然界大气降水的循环总能长期保持。这样,电子导体上、下部分总是分别处于性质不同的溶液中,在导体和周围溶液的分界面上形成不均匀的双电层,产生自然极化,并形成稳定的自然极化电流场。通常称这样的自然电场为氧化-还原电场。 例2:通常,在硫化金属矿上可观察到几十到五百毫伏的自然电位负异常;而在石墨化程度较高的地层或石墨矿上,自电负异常的幅度可达-800~900mV,甚至更大。 二、离子导体的自然极化 (1) 过滤作用 一般岩石颗粒与其周围溶液之间形成的离子双电层,靠岩石颗粒一边带阴离子,而溶液一侧为阳离子。当地下水在岩石中流过时,将带走双电层溶液一侧(扩散区中)的部分阳离子。于是,在水流的上游会留下多余的负电荷(阴离子),而下游有多余的正电荷(阳离子),因而破坏了证、负电荷的平衡,形成极化。这种极化的结果,将沿水流方向产生电位差,这在电化学上叫做流动电位。 在这种极化机理中,好似水流过岩石时,岩石颗粒滤下了部分阴离子,故在电法中形象地称由此形成的自然极化电流场为过滤电场。 例如:裂隙渗漏电场、上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