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徽州设立行政区划实行管辖.doc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对徽州设立行政区划实行管辖

对徽州设立行政区划实行管辖 篇一:2徽州地理与社会 徽州的地理环境 徽州,这片古老神秘的热土,古称新都、新安,北宋徽宗时改为徽州。徽州曾下设黟(yi)县、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绩溪六县。位于安徽省南部,地处皖、浙、赣三省的交界处。古徽州所辖区域处于中国原始江南古陆地带的皖南丘陵山地,处在黄山南麓、天目山以北,境内名山列峙,秀水穿流,由于大致位在地球北纬30度周围,气候温润,野生动植物资源相当丰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使其成为我国江南史前文明发祥地之一。从自然地理和历史文化区域分布状况看,古徽州主要因有漳水、率水、横江、渐江、丰乐河、扬之水、富资水、练江、新安江整个水系下汇富春江钱塘江入东海,又有婺江、阊江水系西注鄱阳湖入长江,故此属于“吴头楚尾”的“吴楚分源”之地,亦即江南吴越文化区域和楚文化区域的结合部。除此以外,还有梅溪、麻川河、徽溪、乳溪、杨溪、绣水等北向流经青弋江等水系而注入长江。 崇山峻岭的徽州,其高山海拔64%平均为1332米,另34%的高山海拔达1131米。境内腹部地带丘陵广连、河谷纵横,山环水绕之间,谷地及盆地被穿割围合,从而整合成若干片自然群落,并因此构成各县的境域。许承尧所著《歙事闲谭》引《越黄门郡志略》说:“徽之为郡,在山岭川谷崎岖之中,东有大鄣山之固,西有浙岭之塞,南有江滩之险,北有黄山之厄。即山为城,因溪为隍。百城襟带,三面距江。地势斗绝,山川雄深。自睦至歙,皆鸟道萦纡(yū)。……水之东入浙江者,三百六十滩,水之西入鄱阳者,亦三百六十滩。……船经危石以止,路向乱山攸行。……以此守固,孰能逾之。”由于自然屏障相对闭塞,陆路交通不甚便利,古代主要官道有自歙(徽城镇)—绩溪箬岭—宁国—黄池镇—和州—开封以及自歙(徽城镇)—绩溪箬岭—经太平县—池州大通镇—无为军庐江县—庐州—寿州—开封与江淮和中原相通。至于水路则主要有东线横江自渔亭—万安—屯溪沿新安江,率水自上溪口—龙湾—屯溪沿新安江,以及自歙县西门—渔梁沿练江—新安江—严州(即今浙江省建德县)—浙江即富春江和钱塘江—杭州,该航线可行二百石舟船,西线有自祁门县沿阊江—江西省浮梁县—景德镇以及自婺源县沿婺水—鄱阳湖而入长江。 这样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徽州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许承尧 (1874年—1946年)曾单名芚,字际唐、 芚公,号疑庵、婆娑翰林,室名眠琴别圃、 晋魏隋唐四十卷写经楼等,安徽歙县人。 方志学家、诗人、书法家、文物鉴赏家。 二十一岁中光绪甲午科举人,光绪三十年 (1904)中进士,入翰林。辛亥革命后, 应皖督柏文蔚聘,任全省铁路督办等职, 后随甘肃督军张广建入陇,任甘肃省府秘 书长、甘凉道尹、兰州道尹、省政务厅长 等职。1924年辞官回京,同年由京返歙, 从此绝迹仕途,在家乡以著述终老,著有 《歙县志》、《歙故》等。 诗作集粹 【文殊院】 雄风破空来,驱云蹋天走。惊涛悸心目,奔石落肩肘。群峰易其次,倏忽分见否。 见如舟出峡,一闪复无有。掉头偶不虞,云气咽满口。老松与风战,如人竟张手。 百撑不一折,颇恃鳞甲厚。山灵顾怜之,鏖斗不使久,吾徒饭未毕,旭日已窥牖。 文明的源头 提起徽州,人们都会说——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然而,其文明的源头究竟有多远?自古以来,却一直存有悬疑。从徽州最早的地方志——南宋的《新安志》开始,古代志书对徽州秦代以前历史的记载基本上只有一句话:“扬州之南境,春秋时属吴,吴亡属越,越灭属楚。”就是说在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后划全国为九州时,这里属于扬州的南部。春秋时属于吴国的领地。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后属越国。周显王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灭越,又归属楚国。其实这些都只是地域版图上的归属。对于秦汉时期的记载, 也是寥寥 几笔,语焉不详。以至于著名徽州学研究者叶显恩先生发出了这样地感叹——徽州“汉代以前的历史几乎完全埋没在黑暗之中”! 20世纪50年代末,这神秘的黑暗,终于敞开了一线亮光。 1959年的3月,屯溪西郊奕棋村附近修建民航机场时,发现了两座古墓,考古工作者随即进行清理发掘。经过调查钻探,发现这里原来是一处土墩墓群。土墩墓属于西周至春秋时期江南地区的特殊葬俗,特点是一墩一墓、平地起坟、封而不夯,其营造方法与中原地区同期墓葬完全不同。 1965、1972和1975年又先后发掘了六座墓葬,出土的文物极其丰富,有青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玉石件和漆器残件等。尤其是107件青铜器,有成组的食器、酒器、水器、乐器、武器和跪坐人像等,工艺精湛,纹饰多样,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其中有些是完全新颖的器物,如五柱器、单柱器等,用途不明,在中原和其他地区从未发现过,属于这里独有的器件。经文物考古工作者研究,这些墓葬的时代是西周至战国时期。根据墓葬形式和出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