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朱熹《诗集传》训诂指瑕
朱熹《诗集传》训诂指瑕
鞍
山 师 范
, 院 a b
学 报
J un o n h nN r l nvri o rd fA su oma i sy U e t
20 1 1 1 5) 7 - 8 1 0. 3( : 5 7
朱熹《 诗集传》 训诂指瑕
范义 财
( 山师范学院 中文 系, 宁 鞍 山 140 ) 鞍 辽 10 7
摘
要: 朱熹《 诗集传》 的成就和历 史地位早 有公论 , 文仅将论题锁定 于《 集传 》 本 诗 训诂 中的几个方 面 , 如
“ 叶音” 、 序》、 淫诗” 与文 学解诗等存在 的缺 陷与 不足 上 , 以另一种研 究视 角 , 观 审视 朱子 集 说 评《 “ 说 试 客
传的训诂得失。
关键 词 :诗集传》 训诂 ; 陷与不足 《 ; 缺
中图分类号 : 2 I 2 文献标 识码 : A 文章篇号 :0 82 4 ( 0 )5o7 - 10 -4 1 2 1 o -o 5o 1 4
朱熹《 诗集传》 诗经宋学” 是“ 的集大成者 , 被 学界列为《 诗经》 研究 的“ 第三座里程碑” 。笔 者
证, 认为“ 朱熹心 中装有古音、 韵 , 古 并笃信古音 不同于今音 。 【J ” 1 朱熹 采用 多种 叶音 形式 意在
试 以朱熹《 诗集 传》 诂 中 “ 训 叶音 ” 评 《 》 说、 序 、 “ 淫诗” 说与文学解诗等几个方面存在 的缺 陷与
不足作为重点 , 略陈 己见 , 不刻意锱铢 , 不妄加求 异, 不苛 责古 人 , 只想 从 另一研 究 角度 切入 , 对 《 诗集传》 的训诂得失 问题再作客观 的审视 , 以求
方 家 指点 。
一
“ 力求探索古音理论的奥秘……朱熹在《 诗集传》 中对古音理论和实践 的有益探索 , 代表 了南宋时 代古音研究的最高水平 , 在这一领域 的学术地位 是不容埋没和否定的。 【J ”2
对于朱氏叶音 , 前人批驳过于求全责备, 当下
学者 考辨 又有 溢美 之嫌 。笔者 综合 这一反 一正两
、
“ 叶音 ” 说之 辨枉
关于朱熹对《 诗经》 的注音问题 , 自明代学者 陈第、 焦 始对其有所评说 , 尤其对 “ 叶音” 之说 质疑和诟病 最 多。陈第 《 屈宋 古音义 序》 : 说 “ 唐 以来 , 自 皆以今音读古 之辞赋 ……借 叶之一 字而尽该千百字之变 , 岂不至易而至简 , 然而古音 亡矣。 焦 《 氏笔乘》 三《 ” 焦 卷 古诗无 叶音》 : 云 “ 如此 则东 亦 可 音 西 , 亦 可 音 北 … …凡 字 皆无 南 正呼 , 几诗皆无正字矣 , 岂理也哉? 清儒戴震《 ” 声 类考》 认为其 叶音是 “ 漫从 改读” 。今人 王力 在 《 朱熹反切考》 中则更直接批评 “ 朱熹不懂古音” , 黄景湖《 诗集传) ( 注音初探
》 : 这些叶音的音 说 “ 节, 即使用 朱氏反切法 以切得 出, 可 但是 朱熹 当年看起来也会 觉得 陌生 , 拼读起来也会诘屈聱
牙 的 。 ”
种观点 , 认为朱熹的“ 叶音说 ” 确有其不可避免的 缺欠 。朱熹究竟懂不懂古音 , 掌握 多少古音 , 他 “ 目中的古音 ” 心 是不是真实的古音, 仅凭现有史
料直接考证落实, 似乎说服力还不够。朱熹提出: “ 只要韵相协好 , 哦讽诵 , 吟 易见道理 , 亦无甚要 紧, 今且将七分工夫理会义理 , 二三分工夫理会这 般去 处。 ” 显 而易 见 , 注 叶 音并 非 朱 熹 注 标 《 用力的重点。《 诗》 朱子语类》 卷八 十有云 : 叶 “ 韵多用吴才老本, 自以意补人。 说 明朱熹叶音 或 ” 主要取 自与其 同时的吴才老( ) 械 所著《 韵补》 并 , 有很大发挥。但关于叶音 的机理 , 朱熹却没有作 更多 的阐释 , 也就无从形成相对完善的“ 叶音” 说 理论体系。究其叶音 目的, 当是为时人 吟诵传习 之便 , 以它更多反映的是宋代 的实际语音 , 所 而且 同字标“ 多有变化, 叶” 于古音古韵 的舛谬之处绝
当下有很多学者对朱 熹“ 叶音” 的研究 观 说
难避免。例 如“ 字 : 鄢 风 舟》 实维 我 仪” 《 柏 “
点有所 改变。大多都从肯定 的角度深人考辨 求
收稿 日期 :0 1 0 — 8 2 1 — 6 2
仪” 《 、郦风 鼠》 人而有仪” 《 相 “ 、大雅 既醉》
作者简介 : 范义财 (9 5 ) 男 , 17 一 , 黑龙江大兴安岭人 , 东北师范大学与鞍山师 范学 院联合培养研究生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