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RS消毒管理与感染控制—培训课件.ppt

SARS消毒管理与感染控制—培训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HO WPRO 4 May 2003 有病人时 自然通风的同时用反向紫外线照射 也可用循环风空气消毒设备 负压病房 将病人呼出的空气进行消毒处理 夏天室内空气消毒 于不便开窗通风的情况下,现可选用空调消毒机。 WHO WPRO 4 May 2003 无人在情况下 首选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等气溶胶喷雾消毒,尤其是进行终末消毒时。 也可用臭氧空气消毒机 还可用紫外线照射消毒 WHO WPRO 4 May 2003 物体表面推荐消毒方法 室内物体表面 无人在时,首选过氧化氢或过氧乙酸气溶胶喷雾既消毒表面又消毒空气。 人在时,可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擦拭消毒。 WHO WPRO 4 May 2003 室外物体表面 非重要场所无需用消毒剂处理,首选自净的方法。 重要场所可选用过氧乙酸、二氧化氯等消毒剂用普通喷雾器喷雾消毒。 WHO WPRO 4 May 2003 餐饮具消毒 首选煮沸等热力消毒方法 红外线餐具消毒柜 还可用二氧化氯等消毒剂浸泡处理 WHO WPRO 4 May 2003 手消毒 预防性消毒首选洗手剂与流水洗手 接触可疑污染物后应使用皮肤消毒剂消毒,再流水洗手。 排泄物 选用含氯消毒剂 WHO WPRO 4 May 2003 废弃物 首选集中焚烧处理 衣物 常用方法是加热80℃以上洗涤,然后烘干熨烫。 也可用含氯清洗消毒剂浸泡然后清洗。 WHO WPRO 4 May 2003 不推荐使用或不能使用的消毒方法 1、含氯消毒剂因生成三氯甲烷类物质污染环境不宜大范围、大剂量、高浓度使用。 2、酚类或醛类消毒剂也不宜在非医疗单位大量使用。 3、紫外线因其穿透性弱,不主张用于物体表面消毒。 4、紫外线灯不适于家庭消毒 WHO WPRO 4 May 2003 5、有回风的中央空调系统,在SARS流行期间不宜使用。 6、人在情况下室内不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 7、室外不宜用气溶胶喷雾器喷雾消毒。 8、戊二醛对人有较大的毒性,不能用于环境及物体表面的消毒。 9、环氧乙烷易燃易爆,不能用于室内物体表面熏蒸消毒,也不能用于飞机、船舱等的消毒。 WHO WPRO 4 May 2003 正确洗手步骤 第一步 打湿手 和手腕 擦肥皂 WHO WPRO 4 May 2003 第二步 右手手掌在左手之上 左手在右手之上 WHO WPRO 4 May 2003 第三步 手掌对手掌 包括手指间 相互清洗 WHO WPRO 4 May 2003 第四步 手指背面对 另只手手指 交替清洗 WHO WPRO 4 May 2003 第五步 左手攥紧右手 拇指转动搓擦, 并两手交替进行 WHO WPRO 4 May 2003 第六步 将右手指尖 在左手中正向 和反向转圈搓擦 并两手交替 WHO WPRO 4 May 2003 在洗手后彻底烘干是重要的,因为 : 湿手会沾微生物 湿手可能扩散传染性微生物 湿手可能孳生传染性微生物 因此烘干手是重要的 这样还有助于防止皮肤损伤 WHO WPRO 4 May 2003 16层普通材料口罩不能有效过滤病毒 6月6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北京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技术人员通过进口的一台“过滤材料试验机”对16层、24层、N95口罩进行过滤效果测定,结果表明:16层口罩过滤效果为24%;24层口罩的过滤效果是36.8%;N95口罩过滤效果最好,将近98.49%的成分被挡在N95口罩外面。 因此16层口罩并不能有效过滤各类病毒;医护人员在有SARS传染病源区域,最好用N95、N99等口罩,做手术时还应戴N100医用防护口罩。 WHO WPRO 4 May 2003 N-95呼吸器口罩使用说明 第一步 用手端着呼吸器,使其鼻甲处于手指部,头带自由下垂到手下 WHO WPRO 4 May 2003 第二步 将呼吸器置于下巴处,鼻甲向上 WHO WPRO 4 May 2003 第三步 将上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头后的上部,将下面的带子拉到头上,置于颈部耳下的位置 WHO WPRO 4 May 2003 第四步 双手指尖置于金属鼻甲之上,向内按压并沿鼻甲两侧下移,使鼻甲与鼻部吻合。 一只手捏鼻甲可能使呼吸器作用的效果下降 WHO WPRO 4 May 2003 步骤5.1 在工作区配带之前应检查呼吸器在面部的密封性 双手捂住呼吸器的正面,注意不要挪动它的位置 WHO WPRO 4 May 2003 步骤5.2正压测试 用力呼气。应感到呼吸器内正压。如发现任何泄漏,应调整呼吸器位置和/或带子的松紧。重复以上步骤以重新测试

文档评论(0)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