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3含答案.docVIP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3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3含答案

七年级(下)语文教与学同步导练(三) (第三单元) 本卷共三道大题 满分100分 时量100分钟 语言积累与运用(共39分,每小题3分) 加点字字形、字音、字义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警报叠起 字音:dié 字义:屡次 B. 群蚁排衙 字音:yá 字义:衙门 C. 蓬断草枯 字音:péng 字义:蓬松 D. 兀兀穷年 字音:wù 字义:劳苦的样子 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准确无误的一项是( ) A.马革果尸 妇儒皆知 心会神凝 彷徨 B.感情震荡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徙劳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磐石 D.和爱可亲 死而后己 无瑕顾及 滑稽 3.下列加点词的含义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锲而不舍(刻)远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 A、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叫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比喻) B、有了崇高的理想、豪迈的气概和乐观的态度,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反问)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反复 拟人) D、火辣辣的太阳把人的手和脊背都要晒裂了。(夸张)选出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   ) A、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B、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目前中小学教学工作的当务之急。 C、三月份以来,希望中学又一次掀起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活动。 D、通过学习《听潮》一文,使同学们领略了大海的美。⑴这里产的蜜橘,每个只有四五十克重。 ⑵站在离浮雕十二三米的地方,就能将上面的人物看得清清楚楚。 问题:A.⑴句中的“四五十克”是说蜜橘重,还是轻? B.⑵句中的“十二三米”是说距离远还是近? 回答:A.⑴句中是说蜜橘_______ B.⑵句中是说距离_______ 9、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吗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 是是模仿例句写出相同的句式 例句:选择了高山,你也就选择了坎坷。选择了宁静, 你也就选择了孤单。 仿句:请为食堂水池边设计一幅图文并茂的广告,告诉大家要节约用水。 二、阅读理解(共51分,每小题3分) (一)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四壁”。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14.这一段文字叙述的是闻一多先生 (填写“说”或“做”)的方面,即作为 (身份)的方面。从这段文字中可以体会他 的品格。 15.划横线句中哪个词用得好?请说一说你的理由。 16.你能用一个成语概括划波浪线的句子吗? 17.作者引用杜甫晚年“一月不梳头”的典故有何用意? (二) 下面的段子是在邓稼先那朴素的家中,夫人许鹿希告诉我们的。 钱学森召见邓稼先:“说中国要放一个爆竹,要你来做这个大爆竹。” 当晚,邓回去后与夫人通宵不眠。他只说,要去干一件工作:“从今以后我的生命就交给了这个工作。家中的事和两个孩子我是不能管了。” 有一天许德珩问严济慈:“是谁为中国造出的原子弹?”严哈哈大笑,说:“你去问你的女婿吧。” 邓按下了原子弹起爆的按钮,一切就绪了。这时一辆吉普开到他办公室门口来人交给他一张上海机票、一封母亲病危的电报。其实母亲早就病危。但这时候,领导才告诉他,并安排他。邓立即登车登机,去上海医院看老母。听此,我想起“岳母刺字”。 邓夫人许鹿希说:“请告诉中国人民可以放心了,没有人再会来轰炸我们的,我们可以和平生活学习建设。 中国已达到了核极限,是世界五大核工业国之一。” 邓稼先他们,是一代人完成了别国五代科学家的任务,一口气从原子弹干到中子弹,到氢弹,到电脑模拟的核极限的。中国的国力,尤其经过“文革”,如果再分代的话,根本就没有时间达到现在这样的国防水平了。 邓稼先是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