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资料.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单元第一节城市发展与城市化资料

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地下水开采,雨季回灌 用地规模扩大,破坏林地、草地、湿地,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面沉降、海水入侵、水质恶化 生态破坏 节约用水,提高利用率,治理水污染 产业和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增大 水资源短缺 城市、工业及交通建设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占用大量耕地 耕地面积减少 资源短缺 措施 成因 表现 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 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噪声污染 实行分类回收、利用,采用填埋、燃烧、堆肥处理方法 建设规模扩大、工业生产发展、居民消费水平提高 固体垃圾污染 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限量排放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 水污染 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体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 家庭炉灶、工矿企业、交通工具等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排放大量烟尘、废气 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 措施 成因 表现 综合治理 地价昂贵、就业困难、犯罪率高 人口过度集中 社会问题突出 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 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 增加就业难度,失业队伍扩大 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 交通阻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 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 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 治理措施 危害 成因 主要表现 13.05 158 607.22 13.37 162 425.74 未利用地 0.61 7 405.90 0.56 6 833.33 水利 0.75 9 105.62 0.49 5 973.97 交通 5.94 72 251.29 5.01 60 875.32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7.30 88 794.83 6.06 73 682.62 建设用地 比重/% 面积/hm2 比重/% 面积/hm2 2004年 1996年 用地类型 课下综合训练见课时跟踪检测(四) 第二单元 晨背·主旨精要 理解·教材新知 应用·落实体验 第一节 记知识联系 背核心要点 知识点1 知识点2 课堂对点训练 课下综合训练 知识点3 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特大城市、大城市带及专业化城市 “二战”后 功能扩展,城市成为区域____的中心 扩大 ____ 工业革命后 较单一,多以 职能为主 较小 少 工业革命前 功能 规模 数量 时间 增加 政治 经济 世界新技术革命促进了生产力水平提高 城市发展迅速,出现了百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带,出现了许多专业化城市,形成了城市群(带) “二战”后 大机器工业取代手工业,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 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功能扩展 工业革命后 生产力水平低,农业是社会经济的基础 城市数量少,规模小,功能较单一;多以政治职能为主;城乡相对独立 工业革命前 原因 特点 阶段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流入,加大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等的压力; ②生态破坏,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①出现郊区化,逆城市化; ②出现城市群; ③注重营造高水平的人居环境 发展结果 不相适应 相适应 城市化与经济发展 低,在40%左右 高,多在70%以上 发展水平 快 缓慢甚至停滞 目前速度 晚 早 起步时间 加速阶段 成熟阶段 所处发展阶段 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 国家类型 图解 开发中心区,高科技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 为追求更好的生活环境 市区人口激增,地价上涨,交通拥挤 城市的拉力和乡村的推力 成因 人口迁回市区 人口由市区迁往农村和小城镇 人口由市区迁往郊区 人口由乡村迁往城市,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表现 20世纪80年代以后 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20世纪50年代~70年代 19世纪~20世纪 时间 再城市化 逆城市化 郊区城市化 城市化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