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二章煤层气储层特征资料
* *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煤层瓦斯压力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煤层气研究中心 * 美储层压力计算方法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原地应力 是指煤储层没有受到任何人为扰动,处于原始状态的应力。原地应力是压裂设计的重要依据,是储层渗透性的重要控制因素,同时也严重影响煤层气井的排采。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水力压裂法 应力测量的最直接的方法 原地应力测试采用微型压裂法,一般进行四个注入/压降循环,具体如下表 原地应力测量-试井方法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原地应力测量-试井方法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原地应力测量-试井方法 通过求得最小水平应力、临界破裂压力、岩石抗拉强度、孔隙压力(储层压力)获取最大水平应力,。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原地应力测量-测井方法 通过测井分析估算地应力,主要采用长源 距声波测井和地层倾角测井两种方法 §2.6 煤储层的储层压力、原地应力 * * §2.7 吸附饱和度与临界解吸压力 吸附饱和度 临界解吸压力 煤层气吸附饱和度是指煤层在一定的煤层温度、煤储层压力和煤层湿度等储层条件下对甲烷的吸附饱和程度(Saturation),一般用百分比表示。煤层气吸附饱和度是评价煤层气的富集程度和可采性的重要的综合评价指标。 吸附饱和度的意义 煤层气吸附饱和度是一个间接参数,它是通过实测煤层气含量、储层压力和等温吸附曲线等基本储层参数,利用langmuir吸附方程计算出储层压力条件下的理论吸附量,然后再用实测煤层气含量值除以理论吸附量则可求得煤层气吸附饱和度。常用下列公式来表达: 吸附饱和度的求取 吸附饱和度的表达 饱和煤层(A)含有最大的气含量,这在理论上是可能的,如由实验室确定的等温吸附曲线所定义的。在开始脱水和压力下降时,气生产立即开始。 欠饱和煤层(B)含有比煤层可能吸附量要少的甲烷,由于先前发生过脱气事件。为了使气产气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进行脱水和降压,而最终的储量减少。 饱和的 欠饱和的 临界解吸压力的意义 理论气含量 实测气含量 废弃气 含量 实测储层压力 临界解吸压力 废弃压力 在煤层气开采过程中,压力降低到煤层气开始解吸的压力称之为临界解吸压力,一般用MPa表示。 煤阶(煤变质程度)对煤储层及钻井方案的影响 褐煤,泥炭 长焰煤,气煤 肥煤,瘦煤 半无烟煤,贫煤,无烟煤, 未成熟阶段 成熟阶段 高成熟阶段 过成熟阶段 煤硬度递增 孔隙度递减 渗透率递减 直井压裂 水平井或多分支井 含气量递增 不同煤阶吸附气量对比图(据张隧安等) §2.8 不同煤阶煤特点及开发适应性 储层特点:主要为中—高变质程度的焦煤、瘦煤、贫煤和无烟煤为主,RO>1.3%,低孔渗、煤层厚、含气量高,压力低,硬度高,埋藏较深。割理系统发育。 代表储层:沁水盆地与宁武盆地储层 适用钻井方案: 三分支以上的水平井 羽状水平井 丛式井 高煤阶煤储层特点及开发技术 §2.8 不同煤阶煤特点及开发适应性 储层特点:以气煤、焦煤为主,RO值在0.65%~1.3%,中等孔渗、煤层厚、含气量低-中等,含气饱和度高,单向或双向割理发育。 代表储层:山西河东盆地与鄂尔多斯盆地 适用钻井方案:低分支水平井(1-3分支),物性较好、非均质性若的地区可以考虑直井压裂和U型井,物性较差、非均质性较强的地区也可以考虑羽状水平井 中等煤阶煤储层特点及开发技术 §2.8 不同煤阶煤特点及开发适应性 储层特点:褐煤、长焰煤为主,RO值小于0. 5%,高孔渗、煤层厚、含气量低,含气饱和度低,割理不发育。 代表储层:吐哈盆地、东北第三系盆地煤储层 适用钻井方案:直井压裂及扩孔,洞穴完井 低煤阶煤储层特点及开发技术 §2.8 不同煤阶煤特点及开发适应性 * * §2.4 煤储层的渗透性 三、渗透率测量方法 2. 测井 Faivre 和Sibbit 提出了一种利用双侧向测井计算渗透率的方法,即F-S 计算方法 cf—比例因子,由个地区统计数据求取,或由地区经验取值,也可实验测定 * * §2.4 煤储层的渗透性 三、渗透率测量方法 (3) 试井 众多的储层参数可通过试井获取,如储层压力、压力梯度、渗透率、流动系数、表皮系数、调查半径、储层温度、破裂压力、破裂压力梯度、闭合压力、闭合压力梯度等 油气领域试井方法较多,但对煤层气而言,目前被人们公认的是注入—压降试井。这是由于采用注入—压降试井,可保证在煤储层内形成单相水流,从而获取单相水流的渗透率。 * * 。 §2.5 煤储层的吸附性与含气量测定 吸附性 煤对甲烷吸附/解吸的物理化学特征 煤田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