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骨折概论 第一节 骨折的病因病机 定义 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中断 1.外因 (1) 直接暴力 同处、碎、横、开放、感染 (2) 间接暴力 异处、斜、闭合 (3) 筋肉牵拉 肌止、血运好、预后 (4) 累积性力 诊断、移位小、愈合慢 致伤力:F=Ma=MV2 大小 角动量;质量、直径、角速度 方向 垂直、成角、平行 作用点 作用的次数、时间;面积、机体的部位(解剖特点、活动性、抗击性、传递性) 2. 内因 (1) 年龄和健康状况 (2) 骨的解剖位置和结构状况 (3) 受伤姿势 (4) 骨骼病变 代谢性:佝偻病、甲旁亢;遗传性:脆骨病;感染性;肿瘤 3. 骨折的位移 1) 成角(对线) 中轴为准,按角顶方向定义 2) 侧方(对位) 近心为准,按远段移位定义 3) 短缩 (脊柱以骶骨为准,按上位的 4) 分离 移位方向定义) 5) 旋转 决定移位的因素: 1 暴力(大小、方向、作用点);2 肢体姿势;3 伤处解剖(重力、肌止);4. 病人活动、搬运 第二节 分类 1.骨折是否与外界相通? (1) 闭合性 (2) 开放性 2. 骨折损伤程度? 是否累及其他结构 (1)单纯性 (2)复杂性 是否完全 (3) 不完全性 (4)完全性 3. 骨折线形态? (1)横断(2)斜行(3)螺旋形(4)粉碎性(5)青枝 (6)嵌插(7)裂缝(8)压缩 (9)骨骺 4. 是否稳定? (1)稳定性 (2)不稳定性 5.骨折发生时间 (1) 新鲜骨折, (2) 陈旧骨折,2-3周后 6.骨质是否正常 (1) 外伤性骨折 (2)病理性骨折 第三节骨折的诊断 病史 暴力大小、方向、作用部位、性质、形式、作用点;可能受损伤的部位、程度、可能的合并伤;时间(预后)、伤口、出血量;全身的变化(昏迷?呕吐)、已行治疗; 2. 临床表现 (1) 全身情况 ABCDE (2) 局部情况 一般情况(疼痛、肿胀、功能障碍)骨折特征(畸形、骨擦音、异常活动)、脱位特征(畸形、弹性固定、移位关节头、关节盂空虚)骨组织情况、软组织情况(开闭、贯通、穿透)(摔、挫、扭、切、刺、撕裂、挤压、火器) 3. 实验室检查 X (方位,切线位、应力位、点放大)、CT(三维重建)、MRI、超声波、ECT等CEA、AKP、Ca、P 骨密度 其他 以体检为指导、反复(二个以上方位、前后多次、双侧)、对比、参照 骨折的创伤解剖 部位 血供、肌止、肌肉的作用、邻近器官、韧带、骨膜(下肢的负重行走、肌力分配不均衡、血液回流与肿胀) 类型 机制、位置(体位)、搬运、已有移位、稳定性 愈合 血运、接触 第四节 骨折的并发症 早期并发症 一 全身并发症 1 休克 2 脂肪栓塞 二 局部并发症 4 感染 5 血管损伤 6 缺血性肌孪缩 7 神经干损伤 8 脏器损伤 肺(血气胸、反常呼吸);肝脾破裂;膀胱、尿道、直肠损伤;颅脑损伤;脊髓损伤; 晚期并发症 一 全身 9坠积性肺炎 10褥疮 11泌尿系感染与积石 二.局部 12 创伤性关节炎 13 关节强直 (不是僵直) 14.迟发性神经炎 15 骨坏死 16 异位骨化(骨化性肌炎) 17 延迟连接 18 不连接 19 畸形连接(迟发性、骨骺) 骨的愈合(healing) 再生(regeneration) 1.撞击期 外力作用-消散 S 2.诱导期 出血(血肿) 6-8h 3.炎症期 D 4.软骨痂期 W 5.硬骨痂期 W-M 临床愈合 6.模造期 M-Y 形态学(组织学、细胞学) 二. 骨、髓腔、软组织的血管破裂;骨膜下、髓腔内、筋膜间隔内血肿形成;6-8h;血凝块内出现网状纤维,PO2与pH下降;骨细胞坏死、吸收;释放激肽、前列腺素、非胶原蛋白、组胺、乙酰胆碱;局部血管扩张、充血、诱发产生及导入细胞因子;间充质细胞活跃、增生;巨噬细胞、肥大细胞 形态学(组织学、细胞学) 三. ——清理? 中性粒细胞、巨噬、肥大、破骨细胞;单核细胞 ——再生?间充质细胞 ——血肿机化,成纤维细胞、血管纤维性肉芽组织、Ⅰ型胶原纤丝、Ⅱ型、2-3W,钙盐、PG、其他炎性介质、骨吸收刺激剂、血管与骨细胞增殖 形态学(组织学、细胞学)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