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3新兴科技-96.ppt - 无线生医高分子微系统实验室
新興科技 3-1 生物科技 3-2 奈米科技 3-1 生物科技 生命的開始 生命的螺旋 生物科技的誕生 生物科技的應用 1.生命的開始 生命神話 「生命」從何而來呢?創造論者認為生物是由上帝或神所創造,而不是由無生命物質自然發生,像是在西方的「諾亞方舟」故事裡,訴說著上帝用6天的時間創造了天地、萬物及人類。相同地,在中國也流傳著類似的神話,其中最常聽到的是「盤古開天地」和「女媧造人」的故事。 生命的起源 人類的生命從何而來、從何開始?一顆微小的胚胎,如何在母親體內長大成小嬰兒?精子與卵子相遇後,來自父親與母親的染色體會結合起來,一個新的生命即將誕生。當這個小生命發育到第三週時,雖然身體只有三公分長,但已經有眼睛、脊髓、神經、肺、胃和小腸的雛形了,這不禁讓我們讚嘆生命的奧妙! 生物種類 生物學家根據生物的型態、構造、生理、遺傳及生態等特徵,將它們分門別類,可分為界、門、綱、目、科、屬、種等七個階層,界為最高的階層,而種為最低的階層。階層愈高,包含的生物種類愈多;而較低的階層包含的種類就較少,但彼此的構造特徵卻愈相似。 目前生物在分類學上可分為:動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原生生物界及原核生物界。 物種演化 40億年前,在溫暖的海洋中,便誕生出微小的單細胞或多細胞,在經過數十億年的演化後,漸漸出現大型且構造複雜的生物。演化的過程,像是用一塊塊的碎布補綴縫出大被單,要經過長年歲月的付出,才慢慢地拼湊完成。 在眾多的演化學說中,以達爾文所提出的演化論,最為人所接受。他主張「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理論,認為生物的演化通常循著四個重要的步驟:型態變異、過度繁殖、生存競爭及適者生存等,最後才造就了生物多樣的地球生態。 2.生命的螺旋 遺傳物質的發現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說明生物的性狀可從上一代傳到下一代,也就是遺傳現象,而決定這些遺傳特性的物質是去氧核醣核酸,簡稱DNA。到底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這個秘密的呢? 基因和染色體 染色體存在細胞核內,由DNA與蛋白質所組成,如果我們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會發現絲狀的DNA分子,盤旋纏繞在一顆顆的染色體的組織蛋白上;只有當細胞要進行分裂時,細胞核內疏鬆的染色質,才會捲曲濃縮成棒狀的染色體。 基因存在染色體上,而基因特別是指在DNA序列上,能夠表現出功能的部分;在人類的所有染色體上,約存在著30000個基因,而且每對染色體上,存在的基因種類及數量並不相同。有時單一個基因便能控制一種性狀的表現,然而,大部分的生理性狀,都是由一系列相關的基因一同調控而表現的。 DNA複製 無論有性或無性生殖,生命在繁衍過程中,如果想把本身的遺傳訊傳遞給後代,那麼就必須將本身的DNA複製一份。在DNA的複製過程中,會有各式各樣的蛋白質及核苷酸參與,在DNA開始複製前,一些特殊的蛋白質會尋找到一個叫作「複製起始點」的位置。 DNA密碼 DNA密碼是由4種字母A、T、C、G所組成,而細胞要如何讀出這些密碼呢?美國物理學家伽莫夫,提出了三聯體假說。他認為DNA長鏈上的連續3個核苷酸會構成一個密碼子(codon),一個密碼子決定一種胺基酸。三聯體假說的概念其實不難理解:若一個字母對應一個胺基酸,那麼對應的胺基酸種類只有四種。但人體內的胺基酸約有20種,所以即使兩個字母一組也只有16種可以對應。因此若以3個字母一組,就會產生64種組合,足夠去對應那20種胺基酸了! 3.生物科技的誕生 傳統生物科技 生物科技不僅只存在於今日的世界,我們的老祖先其實早就知道利用微生物來提升生活品質了。例如在西元前6000年時就有釀製啤酒的記載;西元前4000年,埃及人已經會用發酵的方法來製作烤麵包。然而生物科技的啟蒙,一般認為是始於法國科學家巴斯德,他在1857年發現了發酵現象,之後微生物被大量運用,巴斯德也因此被稱為生物技術之父。 而歐洲在工業革命後,工業界開發出以微生物發酵為主軸的生產技術,當時此技術主要是應用於生產酒精、醋及廢水處理等。 隨著科學的發展,1960年之後,微生物開始被拿來用來當作生產蛋白質的工具,這時科學家們已建立起遺傳工程及重組DNA的技術,因而許多生技產品也因應而生,如:重組蛋白質、荷爾蒙、細胞激素等。目前微生物發酵仍是生物科技中應用最為成熟的技術,廣泛運用於食品及製藥工業上。 生物科技研究方法 基因體學→ 蛋白質體學→ 生物資訊學 基因體學 什麼是基因體學呢?這是指對於基因體的結構、成份內容及演化關係等,所進行的一系列研究,其基礎多來自於分子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而近代在核酸定序及其他相關技術的驅使下,使得基因體的領域發展相當快速,基因體學不再只是決定基因序列而已,同時也包含基因的表現研究及蛋白質的功能分析等。 蛋白質體學 每個細胞身上都帶有成為完整個體的遺傳訊息,但是並非所有的基因都會在細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ip、aps - 山东大学图书馆.ppt
- alpine return 打造30 亿最高住宅大楼 - star residences.pdf
- airbus military 保护全尺寸试件 - mts systems corporation.pdf
- am401 专业文章:采用专用集成电路制成的温度变送器.pdf
- ambau 集团商品及服务普通集团商品及服务普通购买条件.pdf
- aluminum windows system - orville奥为.pdf
- amt上交.ppt.ppt
- ansys与abaqus稳定性分析比较(转载-来自结构工程师崔家春的 ....doc
- aov检测 - 索菲尔检测机构.doc
- apc-tms2100-n 系列风机盘管温控器系列风机盘管温控器.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