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hap912糖的结构分析-2009
糖类物质结构对功能的影响 糖残基种类和排列顺序 糖苷键位置 糖残基修饰 分子量 分支度 4)酶法 ① 内切糖苷酶F(天冬酰胺-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 ② 内切糖苷酶H(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 ③ 唾液酸酶 ④ α-半乳糖苷酶 ⑤ β-N-乙酰氨基己糖糖苷酶 ⑥α-甘露糖苷酶 ⑦β-甘露糖苷酶 1-4糖苷键 1-6糖苷键 3)甲基化分析: ?羟基的全甲基化:强碱条件下(使糖基的自由羟基离子化,生成稳定的碳阴离子),与碘甲烷(或硫酸二甲酯,三甲基氯硅烷)作用,甲基化化生成甲醚。 ?甲基化产物的水解、还原、乙酰化:酸水解(90%甲酸)得到甲基化单糖,再经NaBH4还原为对碱稳定的糖醇,然后用乙酸酐在吡啶中乙酰化,得到各种部分甲基化的糖醇乙酰衍生物。 ? GC和GC-MS分析:与标准谱图归属比较,可确定单糖组分的种类、比例和糖苷键的位置。 异头碳糖苷键构型、糖基顺序无法确定。 1)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graph,IR)法: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专属性很强、应用较广(固体、液体、气体样品)的鉴别方法。 在800nm-20um连续光扫描记录下来的图谱。 原理: 由分子的振动及转动能级跃迁而引起的。 3、异头体的测定: 异头体类型:?型糖苷键在890cm-1左右处有特征吸收;?型糖苷键在840cm-1处有特征吸收。 ? 呋喃糖和吡喃糖:呋喃糖在924±13, 879±7cm-1,吡喃糖相应在917±13, 770±14 cm-1处。 吡喃糖种类:?-D-葡萄吡喃糖特征吸收在855?833 cm-1处,?-D-葡萄吡喃糖905?876 cm-1。 磷酸基、磺酸基等取代基团信息 IR能给的糖结构信息: * * 第九章 糖的研究方法 § 9.1 糖组分分离方法 § 9.2 糖链结构分析方法 在生物体内,糖类物质主要以均一多糖(同多糖)、杂多糖、糖蛋白、蛋白聚糖和糖脂等形式存在。 生物学功能? 糖类的存在形式 复 习 ★ 是细胞中非常重要的一类有机化合物,主要的生物学作用: ? 生物体的结构成分,如纤维素、糖胺聚糖 ? 生物体内的主要能源物质,如,糖原、淀粉 ? 其它生物分子如氨基酸、核苷酸、脂等合成的前体。 ? 作为细胞识别的信息分子、参与细胞生长与分化、免疫、 药物作用等。 思考问题: ? 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聚糖分子中单糖组成的不同,糖苷键连接方式和位置的不同以及相对分子量的不同,就显示不同的功能(或生物活性)。---研究聚糖的结构非常重要。 糖的一级和高级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 结构是生物活性的基础,对多糖结构的研究: ① 检测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先天遗传疾病等。 ② 促进药物方面开发利用 如,利用氨基多糖的生物活性研制有关药物,以防治某些疾病(如肝素抗血栓;硫酸软骨素近年来在临床上用硫酸软骨素治疗肾炎、急慢性肝炎、偏头痛、动脉硬化及冠心病等)。 β-D-艾杜糖醛酸 N-乙酰基-D-氨基半乳糖-6-硫酸酯 硫酸软骨质A 聚糖结构研究落后的原因: 1、结构复杂,无合成模板:A,B两个结构单位,对于蛋白质和核酸来 说,只有一种连接方式;对于两个单糖(己糖)分子而言则情况复杂得多:5种(按连接位置),10种(按照?,?分),20种(链状,环状)。糖基常连接硫酸基团、磷酸基团等。合成不象多肽有模板,可通过其cDNA测序推测结构。 2、分析技术的限制:没有能分析其极为复杂结构的方法。近年随着分析技术(NMR、MS等)的发展,推进了多糖的研究。 § 9.1 糖组分分离方法 问题:糖蛋白、蛋白聚糖等糖复合物中的聚糖组分是怎样分离纯化的?其设计原理是什么? 本节内容:如何获得多糖组分?如何解析其结构? 一、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 糖蛋白糖链的释放 酶法:有底物专一性,往往水解不完全 PNG酶F:释放N-糖链 内切酶H:从N-糖链核心的两个GlcNAc中切开,适于高甘露糖型和杂合型糖链 POG酶:释放O-糖链 外切糖苷酶 内切糖基脑酰胺酶释放糖鞘脂糖链 化学法:无专一性,但需控制反应条件 肼解法释放N-糖链 O-糖链的稀碱?-消除反应 臭氧分解法释放糖鞘脂糖链 从原料中提取多糖的一般原则 相似相溶原则: 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多易溶于水,不溶于有机溶剂。如,酸性粘多糖溶于水。大多数葡聚糖在水中溶解度小,但溶于稀碱溶液。大多植物多糖不溶于冷水。 1、常用的提取方法 ? 水提取法:沸水回流.( 丙酮先脱脂) ? 碱解提取法:糖肽键对碱不稳定。提取过程条件应该温和,避免多糖的降解。0.05-0.1mol/L NaOH,6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