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重大危险源控制专项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绩溪县板桥头乡敬老院改扩建工程 编号:
致: 安徽振华建设咨询监理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我方已根据施工合同的规定完成了重大危险源专项方案报审表
的编制,并经我单位上级技术负责人审查批准,请予以审查。
附件:重大危险源控制专项方案
承包单位(章):
项目经理:
日期:
总监理工程师审核意见:
项目监理机构(章):
总监理工程师:
日 期:
重大危险源控制专项方案公司各级审核表
工程名称:绩溪县板桥头乡敬老院改扩建工程 编号:
根据招投标文件和施工合同要求,我已完成了重大危险源控制专项方案
的编制工作,请项目部及公司技术审核。
附:重大危险源控制专项方案
编制人:
日期:
项目负责人审核意见:
项目经理:
日 期: 公司技术负责人审核意见:
技术负责人:
日 期:
绩溪县玉溪山庄1#-23#住宅楼工程
重
大
危
险
源
控
制
专
项
方
案
宣城市兴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第一节 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绩溪县玉溪山庄1#-23#住宅楼工程
建设单位:绩溪县龙鑫置业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绩溪县翚溪口
施工范围:图纸所示内容。
第二节 重大危险源的预防控制措施
一、建筑施工重大危险源的概念
在施工过程中,有限的场地集中了大量的人、机、物,危险源较多,容易发生伤亡事故。正确认识施工现场的危险源特别是建筑施工的重大危险源并采取相应措施控制,是促进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手段。
国家标准《重大危险源辨识》 (GB 18218—2000)中将重大危险源定义为长期或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安全生产法》第九十六也对重大危险源的含义作了规定,但这些较适用于危险物质的管理。笔者认为,在施工作业与管理业务活动中,通过对危险源进行辨识及危险评价,把存在着不可容许或不可接受危险的作业、活动、设施和场所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二、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方面组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指发现、识别系统中危险源的工作。 对危险源的辨识、确认是实行监控、管理的基础。
防止重大事故的第一步是确认或辨识重大危险源。 对危险源的辨识基本原则是:
本质属性有潜在危险性:
1.有发生爆炸、火灾危险;
2.有中毒窒息危险;
3.有高空坠落危险;
4.有烧伤、烫伤、腐蚀危险;
5.有飞溅物打击危险;
6.有被物体绞、辗、挤压、撞击、切割、挂带危险;
7.有被车辆提升系统伤害危险;
8.有坍塌、倾覆、滑坡、压埋危险;
9.有触电伤害危险;
10.其他容易导致人员伤害、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危险。
三、各类危险源内容
(一)、临边、洞口防护措施。1、施工现场通道附近坑槽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灯示警。2、对邻近的人与物有坠落危险性的其它竖向孔、洞口,均应予以盖设或加以防护,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3、基坑周边设置防护栏杆。4、防护栏杆应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坡度大于1:2.2的屋面,防护栏杆应高于1.5M,并加挂安全立网。除经设计计算外,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杆柱。
(二)、危险源:触电
监控措施:
1.施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光》测试卷(含答案).pdf VIP
- 08K507-1~2、08R418-1~2 管道与设备绝热.pdf VIP
- UV固化灯.pdf VIP
- 第二单元 第5课《网络协议分层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信息科技七年级上册.docx
- 竞选大学心理委员PPT模板.pptx VIP
- 《生态学》第5章 生态系统生态学-教学课件(非AI生成).ppt
- 新22J01 工程做法参考图集.docx VIP
- 外来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pptx VIP
- 一种梁板式高桩码头上部结构的施工方法.pdf VIP
- 医用耗材集中采购对医疗资源配置优化与公平性的探讨.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