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字通假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楚王贪而信张仪。 3、烟涛微茫信难求。 4、信而见疑, 忠而被谤。 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中考真题演练 古人们是一首诗,一幅画,一部书,一曲歌。今天我们徜徉在他们的精神世界,明天我们将传承他们的思想精髓,任重道远,不懈求索。 扬帆中考,梦圆今朝 文言文复习专题 —— 文言虚词复习 “之、其、于、以” 的基本用法 之 1、代词,可代人、事、物,译为“它、他、她(们)” “桓侯故使人问之” (他,代扁鹊) “操蛇之神闻之” (它,代指愚公移山这件事) “执策而临之” (它,代指千里马) 2、助词,译为“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的) 3、助词,不译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公将鼓之。” (凑足音节)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的标志) 4、动词,译为“去、往、到” “当之郡” (去) “有何陋” 练习 1.公与之乘 之:他(代曹刿) 2.渔人甚异之 之:此(代桃花林) 3.古仁人之心 之:的(结构助词) 4.无丝竹之乱耳 之: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 独立性,不译。 5.处处志之 之:用在动词后,凑足音节, 不译。 6.宋何罪之有 之:起提宾的作用 其 1、代词,译为“它、他、她(们)(的)” “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 (他的) “吾视其辙乱” (他们的) 2、代词,译为“那,那些”、“其中” “其西南诸峰” (那) “既克,公问其故” (其中) 3、助词,表示推测、反问、期望或命令语气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加强反问语气) (恐怕,表推测语气) 练习 1.既出,得其船 2.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3.曾其旧制 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醉能同其乐 6.其喜洋洋者矣 7.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他的(代词) 他(代词) 它(代词) 他的(代词) 大家(代词) 那(代词) 大概(语气词) 于 1、介词,引进动作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方面、 原因等,视情况可译为“在”、“在…方面”、“在…中”、 “向”、“到”、“自”、“从”、“跟”、“同”、“对”、“对于”、 “给”、“由于”、“被”等。 2、连词,放在形容词之后,表示比较,一般可译为 “比”,有时可译为胜过。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二章)—— 欲报之于陛下也(《出师表》) —— 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秋水》)—— 在……中 对 从 给 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 —— 比 被 练习 (1)、然后知生于忧患( ) (2)、苛政猛于虎( ) (3)、余将告于莅事者( ) (4)、积于今六十岁矣( ) (5)吾祖死于是( ) (6)、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 因为 比 向 到 在 从 以 1、介词,译为“用、凭、靠、把、因为、按照、拿……” “太医以王命聚之” (用) “可以一战” (凭借) “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把)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策之不以其道” (按照 ) 2、连词,译为“来、以致”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来,表目的)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以致,表结果) 3、动词,译为“认为,以为” ——“我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认为) 以 1. 以我酌油知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以刀画地。 4.以此遗之。 5.宁可以急相弃邪 6.以塞忠谏之路也 7.以光先帝遗德 凭借(介词) 根据(介词) 用(介词) 把(介词) 因为(介词) 以至(连词) 用来(连词) * * 2010中考语文备考研讨 4月11日在北海市2010年年第二次中考语文备 考会上,外国语学校的罗宇华老师执教复习课 《实词的掌握》获得与会老师的好评,会后纷纷 要她的课件。现把其课件发表在此,与更多老 师共享。 文言文复习专题 北海市外国语学校 罗宇华 六、文言文阅读(16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