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对对英汉语言语禁忌的影响及其翻译.docVIP

英汉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对对英汉语言语禁忌的影响及其翻译.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汉语言差异 文化差异对对英汉语言语禁忌的影响及其翻译 第19卷第2期2009年4月 梧州学院学报 JOIJIINALOFWUZHOU No.2、,01.19 UNIRsITY Apr.2009 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语禁忌的影响及其翻译 。曾尚春 (梧州学院外语系,广西梧州543∞2) 【摘要】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赋予英汉语言独特的文化内涵。言语禁忌,这一语言现象普遍存在于英语与汉语中。但是,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英汉语中的言语禁忌大相径庭。该文以言语禁忌在中西文化中的不同表现为例,分析探讨英汉语言语禁忌的文化内涵,以及在翻译时如何尽可能完整无误地传递英汉语言语禁忌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语;英语;言语禁忌;文化差异;翻译【中圈分类号】啪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35(2009)02—0070—07 CulturalInnuence on Linguistic1aboosandtheir1Yanslation ZengShangchun (Foreign Languages Depar嘶ent'WuzhouUniversity;Wl屹hou543002,ChiIIa) Abstr埘:L瓯g山唱e As∞eof也e眦伍ci∞t舢Itt嘲1tic and c咖坞a坞cIo辩lymlaled'柚dthedi仃音他∞鹤bt舰帅cI:dtur%砌uen∞the诧atur龉ofl柚g岫g懿. Chim锄dWhb既n∞叫tri铭a∞qIli钯di位佗nt linguisticanributcs,taboosin d∞to恤ir砌turaldi觑fen∞s.晰th 蛐,and a衄ples,thcp球咖t thesis makes锄蛳lysisofthecmtIIml commta抽璐withintheChine∞蛆dEnglish the K盯wor山:alinc∞;勘嘲ish;lingIIistic‰;cIIIturaldi侬犯n嘲;咖slali∞ 一、引言 禁忌(tab00)一词是由CaptainJ柚es Cook e彘ctivcwaysofdeIi、惯iIlg山o∞co衄。删。璐in咖mlali∞. 言语禁忌。口1 顾名思义,言语禁忌就是忌讳那些人们不愿提及的、不想提及的、也不愿意听到别人提及的话题或事情。言语禁忌最普遍的一个例子就是“死”这个字眼,在中西文化中,人们普遍忌讳用的词之一就是“死”(death),人们避忌直接谈论这个字眼,在汉语中有“去世”、“牺牲”、“驾鹤西去”等委婉语,英语中则用“pass aWay”、“gone”、“gotothe 于1771年介绍到英语中的。它的原义是指“神圣”、“不许触摸”。“禁忌”是人们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 一种社会心理。n姗禁忌现象存在于各种社会、各 种文化中。言语禁忌(1inguistictaboo/tab00words),是诸多禁忌现象中最常见的一种。在中国,言语禁忌最迟在汉代已经流传于民间。说文》日: “益州鄙言人盛,讳其爵谓之胰。从肉襄声。如 两切。”【21RonaldWardhaugh也提到,人们使用语言传达思想,都会尽量避免谈及一些有失典雅的话题或事情,并将使人感到不快甚至难堪的字句称为 heaven”替代“die”。文学作品中更是经常用委婉语来回避“死”这个词。如:马克 Adventuresof T伽Sa时er)中 描写Ji岫yHodges的死用的是这样一个句子:It seemedtohimthat1ife霄asbut a trouble。at 收稿日期:加∞_01叫 best,andhe∞rethanhalfenvied Ji咖y Hodges, 万方数据 曾尚春:文化差异对英汉语言语禁忌的影响及其翻译 so lately released.在这里,马克“released”(解脱)来表达死亡,表达了Ji衄y Hodges终于摆脱了人世间的纷扰,最终通过死解脱了。同样,在中国文学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红楼梦》描写黛玉的去世,在小说第九十八回用了这样一个标题“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在本回里,又提到“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其中,“魂归”、“魂散”两词的运用,不但成功地回避了“死”这个字,更是表达了对黛玉逝世的惋惜唉叹之情。 对“死”(deam)的避讳在中西文化中是一致的,对等的。但是,由于中西文化存在差异,英语和汉语中有些言语禁忌是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的。先看下面的小故事: 一个50来岁的美国妇女在中国任教。有一位年轻的中国女同事请她到自己家里来吃饭,一进门,女主人就把4岁的女儿介绍给客人。小姑娘用英语说:“阿姨好!”她妈妈跟她说过,见了成年的妇女要这样问好。 “不对,不能叫

文档评论(0)

1045141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