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记念刘和珍君》教案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分析刘和珍君的形象和高尚品质。
2、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解决练习2、3
练习2
明确:文章没有详细介绍刘的事迹,只是记叙了几次印象。
1、“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
“然而”强调了她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很大的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她的勇气。
生活虽艰,预定《莽原》——追求进步思想,渴求真理。
2、“能够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
不屈势力,反抗校长——富于斗争精神。
3、女师大复校,她“虑及母校的前途,黯然至于泣下”。
虑及前途,黯然泪下——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
4、始终微笑,态度温和——和蔼善良。
5、欣然请愿——敢于斗争。是一位热血青年。
练习3
明确:
①爱国青年:包括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猛士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以刘和珍君为代表的)
对他们的态度:尊敬、颂扬、激励。感情:悲
②反动派:段祺瑞执政府、流言家、当局者、有恶意的闲人
对他们的态度:控诉抨击,揭露他们丑恶的嘴脸。感情:愤、恨
结合句子理解
A、如:作者一再说“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是为什么?
明确:
第一小节:
“我实在无话可说”——烈士被杀,无限悲痛,不能不写,很有必要。但是“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无话可说,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而是愤怒!反动派的杀害人民的凶残,文人的污蔑和惑众的下劣,令人说不出话来。
第四小节: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这一部分描述了惨案发生的经过,面对惨案过后的沉默无声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这样的感慨,表达作者的愤懑之情。
“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鲁迅每次触及走狗文人时,都表现出极大的鄙视和愤慨,曾用笔墨形象地描绘过走狗的劣性:“每一个破衣服人走过,叭儿狗就叫起来,其实并非都是主人的意旨和使唤。叭儿狗往往比它的主人更严厉。”
B、还有像“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懂嘚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啊!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这几句:
“惨象”指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流言”指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这两个词回答了“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啊。沉默呵”这是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这里不是赞许“沉默”,而是对中国反动派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这种黑暗的沉默现状表示极大的愤慨。从与后面一句联系来看,第一个“沉默啊”感情深沉,感叹的成分较强;第二个“沉默呵”感情较为激越,愤怒的情绪较突出。为唤醒民众,作者在最后指出“沉默”的两种前途:一种是爆发,一种是灭亡。从句式看是选择复句,表明只存在一种可能。表面上看,作者并不肯定哪一种,似乎只客观地指出衰亡民族的两种不同的发展前途,但是实际上暗示,只有“爆发”才是唯一出路,作者肯定的是后者。作者用这一复句,既是对反动派的警告:杀人者别得意,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更是对“后死者”的呼唤、激励、鼓动。全句感情高度激昂。
这里用了两个“尤”字,两次使用,绝非偶然,它反映了作者对奴才走狗的不可遏止的不同寻常的恨。(朗读时,“流言家”“下劣”要重音读出,读得铿锵有力,只有这样才能传达出作者的无比愤慨和仇恨的感情)由此看出,作者因“悲恨”而感到有写的必要,因“恨”而无话可说。
③麻木的民众:庸人、无恶意的闲人
对他们的态度:唤醒 感情:怒(怒其不争)
“悲”、“愤”和“恨”三种情感在文章中交织着。
总结:由此可见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除了要悼念在惨案中牺牲的爱国者刘和珍等人外,更深远的意义应在于评述惨案,以此来鼓励生者、激励猛士,揭露敌人,唤醒庸人而纪念刘和珍正是本文写作目的的切入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一数学幂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练习题(含答案).docx VIP
- 新疆市政定额-第11册 钢筋工程、拆除工程.pdf VIP
- 运动强度控制方法.pptx VIP
- 2024年新人教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课件(新版教材).pptx
-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单元培优卷第一单元《分数乘法》(原卷版).docx VIP
- 2020年护士资格证考试常见疾病试题:循环系统解剖生理.docx VIP
- 2025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新课标,新教材).docx
- 《如何提升领导力》课件.pptx VIP
- 《挺身式跳远》课件.ppt VIP
- 《腕管综合征》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