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二章工程力学之组合变形资料
* §12–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工程力学基础—组合变形 §12–2 组合变形的应力分析 §12-1 组合变形与叠加原理 一、组合变形的概念 杆的轴向拉伸和压缩、扭转、弯曲称为杆的基本变形,而工程实际中的杆件,在外力作用下,往往同时产生几种基本变形。 如图12-1所示传动轴,视皮带轮为刚体,将皮带中的拉力向轴的形心处平移,得到一个集中力和一个力偶,力偶使轴产生扭转,而集中力使轴产生弯曲变形,所以轴产生扭转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图12-2所示塔器,在水平方向的风载荷作用下产生弯曲变形,而自重使轴产生轴向压缩,所以塔器发生的是轴向压缩和弯曲两种基本变形。 杆件同时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基本变形的情况称为组合变形。 杆在组合变形情况下,如果只有一种基本变形形式是主要的,我们可以略去次要的因素,按基本变形进行分析。如果各基本变形都比较重要,那么就必须按组合变形问题来考虑。 二、叠加原理 杆在组合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一般可利用叠加原理。 叠加原理: 实践证明,在小变形和材料服从虎克定律的前提下,杆在几个载荷共同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等于每个载荷单独作用下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的总和。 当杆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几种基本变形时,只要将载荷简化为一系列发生基本变形的相当载荷,分别计算杆在各个基本变形下所产生的应力和变形,然后进行叠加,就得到杆在组合变形下的应力和变形。 另外,在组合变形情况下,一般不考虑弯曲剪应力。 §12-2 组合变形的应力分析 杆的组合变形形式多种多样,工程中最常遇到的是弯曲与轴向拉伸或压缩的组合变形、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无论是哪种组合变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都是完全一样的。 通过实例,介绍用叠加原理求解组合变形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例12-1:如图12-3所示起重架的最大起吊重量(包括行走小车等)为P=40kN,横梁AC由两根No18槽钢组成,材料为A3钢,许用应力[σ]=120MPa。试校核横梁的强度。 (1)取AC为研究对象,受力分析,判断变形形式。 解: 对AC列平衡方程: AC受力如图12-4(a)所示,为平面一般力系。 解得: T=P 将T分解为沿AC杆轴线的分量Tx和垂直于轴线的分量Ty 可见, Tx和Fcx使AC产生轴向压缩,而Ty、P和Fcy产生弯曲变形,所以AC杆实际发生的是轴向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变形。 (2)作内力图,找出危险截面 AC梁的轴力图和弯矩图如图12-4(b)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梁的中间截面上有最大弯矩,而轴力在各个截面上是相同的,所以,梁的中间截面是危险截面。 (3)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分析 轴向压缩: 轴力 FN=Tx=34.6kN 通过查表得每根槽钢的截面面积为 A=29.3cm2 则横截面上的应力 截面应力分布如图12-4(c)所示。 弯曲应力分析: 危险截面的弯矩为 Mmax=Ty×3.52=20×3.52=35kN·m 通过查表得每根槽钢有 Iz=1370cm4,Wz=152cm3 危险截面上的最大弯曲正应力为 截面上的弯曲正应力分布如图12-4(c)所示。 (4) 组合变形下的最大正应力 组合变形下的最大正应力为压应力,在上表面上,最大值为 最大应力几乎等于许用应力,故可安全工作。 例12-2:图12-5(a)所示为一钻床,在零件上钻孔时,钻床的立柱受到的压力为P=15kN。已知钻床的立柱由铸铁制成,许用拉应力,[σ拉]=35MPa,e=400mm试计算立柱所需的直径d。 (1)内力分析,判断变形形式 解: 用截面法求立柱横截面上的内力,如图12-5(b)所示,横截面上的内力有两个,轴力FN和弯矩M,且有 所以立柱发生的是轴向拉伸和弯曲的组合变形。称为偏心拉伸。 (2)应力分析 两种基本变形下横截面上的应力分布分别见图12-5(c)所示。由此可见,立柱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为 根据强度条件 有 由上式可求得立柱的直径 d≥122mm 例12-3:如图12-6(a)所示,电动机的功率为9kW,转速为715r/m,皮带轮直径D=250mm,电动机主轴外伸部分长度为l=120mm,直径d=40mm。求外伸部分根部截面A、B两点的应力。 (1)分析受力,判断变形形式 解: 电动机主轴外伸部分可简化为图12-6(b)所示的悬臂梁,其中 根据轴传递的功率和转速可求出轴所受的外力偶矩为 根据轴的平衡,有 则有 得 F=950N 在P和m作用下,轴产生弯曲与扭转的组合变形。 (2)根部截面的内力分析 作轴的扭矩图和弯矩图如图12-6(c)所示。 根部截面上的扭矩 弯矩 (3)应力分析 根部截面在弯曲、扭转基本变形下的应力分布如图12-6(d)所示 由此可见,A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B点只有剪应力 A点: B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12年全国用户供电可靠性指标-电力可靠性.PDF VIP
- 乙肝相关性肾炎的病理诊断及治疗进展_培训课件.ppt VIP
- 低温低压环境下冻干机冷阱盘管表面结霜特性的多维度解析与优化策略.docx
- 小型汽车定点维修保养服务方案.docx VIP
- ADAM-4055快速入门手册.pdf VIP
- 公路施工监理工艺流程图-必读.doc VIP
- 2025年白云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考试卷(学生版).docx VIP
- 奥的斯电梯安装使用及维护保养说明(1).pdf VIP
- 安徽亳州蒙城城建集团招聘笔试真题2022.docx VIP
- 1基建一体化管理配网示范工程精细化设计施工工艺标准变配电土建部分征求意见稿.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