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此情不可道 唯闻读书声论文.doc
此情不可道 唯闻读书声论文
设计意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中的一篇书信体精读课文,是中国男孩雷利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失去父亲的悲愤和对和平的无比渴 设计意图: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四组中的一篇书信体精读课文,是中国男孩雷利致前任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一封信,信中他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抒写了失去父亲的悲愤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感情真挚,读来催人泪下。教学设计通过潜心涵泳、语境想象、移情体验、情景创设等方法引领学生走进雷利的内心世界,触摸他的心弦,想之所想,悲之所悲,开启一次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尾的心路旅程。在与文本充分交流和对话的基础上,不断地将学生的读引向深入,读出了一曲自豪、悲痛、愤怒、渴望的交响,读出语言文字的形,更读出语言文字的味,让学生在读中学会感悟,学会表达情感,从而构建富有诗情画意,能给学生铺上语言和精神底色的语文课堂。
教学流程:
一、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1)师导入:有一位孩子,曾经和你们一样,同爸爸妈妈一起过着幸福安宁的生活,然而战争却让他失去了可亲可敬的父亲,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个孩子的内心世界,去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出示课题)
(2)据题质疑: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什么?
(3)带着这些问题,边听课文录音,边试着用横线画出问题答案。
二、探究“呼声”,感受父亲的优秀——动情
(1)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请同学们默读第2~5自然段,画出相关的句子,用心体会。
(2)全班交流,并出示重点句读好。
重点句:①他是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
②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抓住“卓越”“精通四国语言”“经济学硕士”等词语领会雷利爸爸的优秀。)
③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他说:“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从“深情”这个词你能读出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理解“蓝盔”的特殊含义)
三、潜心会文,体会丧父之痛——煽情
(1)过渡:“这样一位出色的父亲,带着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踏上征途,现在,爸爸回来了……”
(2)教师范读第四自然段,并通过多媒体播放当年父亲遗体运送回国的感人画面,以低沉哀婉的音乐再现当时的场景。
(3)创设情景:面对爸爸冰凉的遗体,小雷利知道再也不能看见爸爸的微笑,再也不能在爸爸的怀里撒娇,再也不能__________,再也不能________,想到这些,你的心情怎样?(学生交流)
(4)教师引读第四自然段。
(5)爸爸虽然牺牲了,可他失约了吗?爸爸带回的仅仅是一顶蓝盔吗?同学们,雷利和你们一样,读懂了爸爸未了的遗愿,听见了爸爸无声的深情嘱托。
(6)师引读:是啊,我听见了,爸爸呼唤的是——(生)和平;妈妈听见了,爸爸呼唤的是——(生)和平;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爸爸呼唤的是和平;全世界都听见了,爸爸呼唤的是——(生)和平。
(7)总结指导:越来越多的人听到了爸爸对和平的呼唤,同学们在读“和平”这个词时,呼声要越来越响,感情要越来越深厚。
四、纵观世界,直击“呼声”——激情
(1)过渡:同学们,是谁夺去了父亲的生命?(战争)是谁带给雷利巨大的悲痛?(战争)爸爸的光荣牺牲换来了全世界战争的停止吗?你从哪些句子知道的。
(2)出示句子: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①读了这句话你知道了什么?你的心情如何?
②战争的危害到底有多大,战争带给人们的苦难到底有多深,谁能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来告诉大家。
③展示预备的资料:人们不会忘记,1994年的卢旺达,种族清洗致使超过50万的图西人被杀;人们不会忘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北约出动了1600多架飞机和40多艘战舰对南联盟进行了78天的轰炸,造成5000多名南军警丧生,1500名平民被炸死,数以万计的军人和平民受伤致残;人们不会忘记,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几万人死亡;人们不会忘记,20世纪的战争灾难簿中,有许许多多说不清、道不明、统计不完全的暴力冲突和种族屠杀,让千千万万的人成了累累白骨。
④同学们,大量的事实摆在面前,你的心情怎样?带着各种心情读句子。
(3)罪恶的战争还在,和平之花就难以盛开。此时,我们禁不住要和雷利一起呼吁——(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
五、畅谈和平,传递“呼声”——抒情
(1)同学们,读了这样一封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信,你一定对和平充满渴望,那就请你拿起笔,把你想说的凝练成一句话写下来。
(2)全班交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