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分数教学之前思后想.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百分数教学之前思后想

教学“百分数的认识”之前思后想 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 游丽华 评析宜昌市西陵区葛洲坝实验小学 聂 敏 “百分数的认识”这一教学内容曾经被黄爱华、华应龙等多位名师公开展示过。怎样才能不东施效颦呢?一个多月的“熬”课“磨”课的过程是艰辛的,原来要超越前辈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在希望与失望间徘徊的我们,期间甚至想要放弃。终于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百分数的认识”一课在市区“课内比教学”活动中大获好评。实践证明,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一线的教师研修团队来说,只有在不断的“熬”课“磨”课的过程中才能超越自己,在凤凰涅槃 球员 罚中个数 罚球总数 3号 17 20 5号 21 25 7号 8 10 师:几号球员获胜? 学生们叽叽喳喳、热情高涨的猜测着。 师:你是怎么比较的? 生:比较罚中个数。 生:比较罚球总数与罚中个数的差。 师:你们觉得正确吗? 生:正确。 生:不正确。 师:究竟应该比较什么?请同位一起研究。 教室里顿时安静了许多,学生的热情明显下降。研究了足够长的时间后,教师问:究竟应该比较什么? 生:比较罚中个数。 生:比较罚球总数与罚中个数的差。 生:比较罚中个数是罚球总数的几分之几。 师:究竟哪种方法正确呢? 学生们各说各的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老师及时的问:说说你的理由,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 学生为什么不能进入状态?探究欲望为什么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思考了许久,决定对一个班的学生进行访谈: 1、你喜欢什么体育项目? 2、结合学生的回答,挑选篮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四个体育项目后问:这些项目中,你喜欢哪些?喜欢乒乓球最多,占百分之八十。 3、你喜欢旅游吗? 答案是全部。 4、世博会、奥运会和各种旅游节等旅游项目中,你想去哪里?结果是所有同学都想去世博会。 【发现】 审题后学生仍然游离在教学之外,是因为理解题意比较吃力。探究欲望没有被充分调动起来,是因为学生对例题的兴趣不大。应该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我们茫然了。于是决定向名师致敬:我们认真研读他们的教学设计、教后感并观看教学视频。在矛盾、纠结中,我们发现只注意了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对学情的考虑明显不足。 基于以上情况,经过仔细分析使用北师大版教材的学生实际,我们认为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引起学习动机。在例题素材的选择上,应该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实际。 根据以上分析和了解,我们决定课前让孩子们收集百分数的信息,向黄爱华老师那样从分析百分数的信息导入。例题采用世博会的信息,向华应龙老师那样分层出示。第二次,我们又出发了。这一次既向名家学习了教学设计,又仔细研究了学情,应该不错吧。试教后发现教学效果虽然有所改善,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课前的目标,离我们的预期还差得远。这一次又是为什么呢? 【镜头二】 师:昨天老师请大家收集生活中百分数的信息,找到了吗? 学生们高兴的回答找到了。 师:这些百分数都表示什么意思? 学生的回答漫无边际。教室里顿时像一盘散沙。 【镜头三】 师:我校六年级一班和二班也有很多同学去世博会参观了,我们来看看吧。 参观人数 全班人数 一 班 12 50 二 班 10 40 这一次的例题,学生明显比上一次感兴趣。 师:哪个班参观更踊跃些? 学生有说一班的,也有说二班的。 师:究竟哪个班更踊跃呢?独立思考后同位讨论。 学生又一次沉默了。 教师引导:应该比较什么呢? 学生终于又再次活跃了。 很快的,学生发现应该比较参观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我们再次陷入了深深的反思:这一次,可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为什么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我们模仿的地方呢?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我们决定对这个班的学生进行后测: 1、你喜欢这堂课吗?有两位同学说一般,其它都喜欢。 2、你还想继续学习百分数吗?全部同学都想。 3、回家后你会研究十分数、千分数、万分数吗?只有一位同学说不会,其它都表示会研究。 4、你认为这堂课自己发挥最差的地方是哪里?只有三分之一的同学是对例题的探讨,三分之二的同学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 5、为什么发挥不好?学生认为例题需要花较多的精力和较长的时间去解读,有点累。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时不知道从何处入手。 【思考】 结合后测,经过几天的思考,我们豁然开朗:在第一稿时完全闭关自守,仅凭自己的经验和想象设计;经历挫折后又走向另一个极端——部分内容完全模仿名师。我们自己的独特性在哪里呢?我们需要完全安静下来静心思考,把几次课的录像片段再进行回放,我们终于能清晰的看清问题了:我们的学生与发达地区相比见识有限,收集的信息应该只是起到唤醒学生的相关知识经验,让学生初步感知百分数,感受生活即数学的目的。例题效果的不理想,是因为学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距。例题不仅仅是激发学生的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