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医执业针灸学的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

2012中医执业针灸学的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doc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中医执业针灸学的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

2012中医执业针灸学总结(颜之推敲收集整理) 一、针灸发展简史 代表性的著作主要包括: 1.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医学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2.战国到秦汉,是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时期。《内经》奠定了针灸学的基础理论,对经络学说、腧穴理论有精辟的论述,载有160个左右常用穴位的名称,另对刺法、治疗都有具体的记载,标志着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形成。其中以《灵枢》所载针灸理论更为丰富和系统,故《灵枢》又称《针经》。大约成书于汉代的《难经》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了针灸学理论体系。已佚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应该是这一时期有关腧穴的专著。以外科闻名于世的华佗亦精于针灸,创立了著名的“华佗夹脊穴”。   3.魏晋到明,是针灸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皇甫谧将《素问》、《灵枢》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中的针灸内容汇而为一,择其精要,编撰成《针灸甲乙经》,共收349个腧穴,成为一部最早的体系比较完整的针灸专书,是继《内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晋代名医葛洪撰《肘后备急方》,所录针灸医方109条,其中99条为灸方,从而使灸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4.唐代孙思邈撰有《备急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等书,并绘制了“明堂三人图”,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佚)。唐太医署负责医学教育,内设针灸专业,为针灸学的规范教育奠定了基础。   5.北宋著名针灸家王惟一,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有354个腧穴,并设计制成两具铜人模型。   6.元代滑寿,编撰《十四经发挥》,首次把任、督脉和十二经脉并称为“十四经”,进一步发展了经络腧穴理论。   7.金何若愚提倡按时取穴法,金元名医窦汉卿推崇子午流注,提倡八法流注,编撰的《标幽赋》是针灸歌赋中的名篇。   8.针灸学术在明代发展到**,出现了许多汇总历代针灸文献的著作。如徐凤的《针灸大全》、高武的《针灸聚英发挥》,杨继洲在家传的《卫生针灸玄机秘要》基础上增辑而成的《针灸太成》,可谓是继《针灸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第三次总结。   9.清代是针灸学术的衰落时期,主要著作有吴谦等人撰《医宗金鉴刺灸心法要诀》,廖润鸿著《针灸集成》,李学川撰《针灸逢源》,载有361个经穴。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针灸学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和提高,足针灸学术的繁荣时期。1987年11月,在北京召开了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6世纪时针灸传到朝鲜、日本,16世纪传到欧洲。1979年l2月,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推荐43种病应用针灸治疗。 二、经络系统的组成 1.十二经脉的名称: 是以脏腑、手足、阴阳而命名的,包括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2.十二经脉的分布: 手三阴经循行于上肢的内侧,手三阳循行于上肢的外侧,足三阴循行于下肢的内侧,足三阳循行于下肢的外侧。(1)手足三阳经在四肢的排列: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 (2)手三阴经在上肢的排列: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足三阴经在下肢排列:内踝8寸以上,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内踝8寸以下,厥阴在前,太阴在中,少阴在后。 3.十二经脉的属络表里关系   互为表里的阴经与阳经有属络关系,即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阴阳配对,在脏腑阴阳经脉之间形成了六组表里属络关系。  4.十二经脉与脏腑器官的联络   经脉名称 联络的脏腑 联络的器官 手太阴肺经 属肺,络大肠,还循胃口 喉咙 手阳明大肠经 属大肠,络肺 入下齿,夹口。鼻 足阳明胃经 属胃,络脾 起于鼻,入上齿,夹口环唇,循喉咙 足太阴脾经 属脾,络胃,流注心中 夹咽,连舌本,散舌下 手少阴心经 属心,小络肠,上肺 夹咽,系目系 手太阳小肠经 属小肠,络心,抵胃 循咽,至目内外眦,入耳中,抵鼻 足太阳膀胱经 属膀胱,络肾 起于目内眦,至耳上角,入络脑 足少阴肾经 属肾,络膀胱,上贯肝,入肺中,络心 循喉咙,夹舌本 手厥阴心包经 属心包,络三焦 手少阳三焦经 属三焦,络心包 系耳后,出耳上角,入耳中,至目锐眦 足少阳胆经 属胆,络肝 起于目锐眦,下耳后,入耳中,出耳前 足厥阴肝经 属肝,络胆,夹胃,注肺 过阴器,连目系,环唇内      5.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与交接规律   (1)十二经脉循行走向总的规律是: 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2)十二经脉的循行交接规律是: ①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 ②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头面部交接; ③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部交接。   6.十二经脉的气血循环流注   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

文档评论(0)

ayangjiayu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